幼小銜接│開學前後必做的4件事 全方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家校共扶持新生 來源網址 : 幼小銜接開學前後必做的4件事-全方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家校共扶持新生 -紫荊網

幼小銜接│開學前後必做的4件事 全方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家校共扶持新生 來源網址 : 幼小銜接開學前後必做的4件事-全方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家校共扶持新生

日期:2025-08-25 來源:星島新聞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幼小銜接︳面對升學的新轉變,小一新生需要家長及學校扶持,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下稱主恩)陳裕均校長指出,小一學生由學習校規、上課日常、認識新科目、功課考核、結交朋友等,約需兩個月時間才能適應,陳校長為家長提供預備錦囊,協助孩子順利銜接。

幼小銜接︳開學前家長要做的4件事:多方面訓練
1. 認識小學
暑假期間,陳校長建議家長趁小學迎新日,帶子女到即將升讀的小學參觀,了解校園周邊環境,認識不同的課室、設施,初步了解課堂的運作流程,令孩子有心理準備,將來在這個新環境上學。

2. 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長可提早指導孩子根據時間表執書包,檢查有沒有帶漏書本及用具;孩子亦需學懂保持校服儀容、學習綁鞋帶;由於小學生需於學校午膳,家長可在暑假訓練孩子需在30至40分鐘內專心進食,養成良好習慣。吃飯後亦要懂得自行清理餐具,執拾乾淨。

(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3. 設計作息時間表
升上小學後,孩子難以有午睡時間,因此家長在暑假期間,需開始調節孩子的作息時間,確保他們有充足休息,陳校長建議孩子每晚約九時入睡,早上約七時起床,他提醒家長所設計的時間表需易於實行,日程勿太緊迫。

4. 訓練有完成任務的意識
孩子成為小學生後,多了份責任感,許多事情需要自己完成。“家長為子女訂下小任務、協助做家務等,當孩子完成任務後,需多加稱讚鼓勵,培養他們有完成任務的意識,對升小後迎接各項挑戰,有一定幫助。”

一年級的課堂活動 Fashion Show,讓學生開心學英文。(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一年級的課堂活動 Fashion Show,讓學生開心學英文。(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開學後家長要做的4件事:家長是橋樑
1. 疏導情緒
正式開學後,孩子在小學每天都會遇到新奇事,情緒難免起伏不定,每天放學後,家長可向孩子表達支持及關心,了解他們在學校會否有開心或不開心的事,讓孩子說出內心感受,加以輔導或鼓勵。

2. 培養專注力
小學課堂一般需時30至40分鐘,需要孩子有足夠的專注力,才能全程集中精神,陳校長說家長在家中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例如在寧靜的環境下一起“坐定定”看圖書、玩拼圖,這些靜態活動講求專心、集中,讓孩子慢慢投入和習慣。

愛筵大使團隊協助一年級新生,適應小學生活。(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愛筵大使團隊協助一年級新生,適應小學生活。(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3. 讓孩子自己完成功課
升小後的功課要求與幼稚園不同,家長可先讓孩子嘗試自己完成,之後家長才檢視功課,並了解孩子為何會這樣做,有需要才更正,不要急於指出孩子的錯處,甚至代為做功課,否則孩子會過於依賴家長,難以獨自完成功課。

4. 與老師溝通
家長可在接送放學時與班主任多傾談,了解子女的上課情況,有需要時亦可透過寫手冊、打電話與班主任溝通,掌握孩子上學時的表現,並了解學校的做法及要求。

幼小全方位銜接  
主恩向來注重幼小銜接,不論小一新生或家長,學校都有連串活動照顧他們的需要。負責升小一事宜的徐麗珍副校長指出,學校特別安排具豐富經驗,又充滿熱情活力的女老師擔任小一班主任,她們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明白家長的焦慮及困難,懂得關心、願意分享和分擔學生和家長的需要,由她們帶領新生認識小學生活,事半功倍。

「親親孩子說故事」計劃,指導家長培養學生正面的人生觀。(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親親孩子說故事”計劃,指導家長培養學生正面的人生觀。(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在學與教方面,學校作出課程及課業調適,好像小學生需要記認的字會逐漸增加,學校運用《小小書法家》教材,讓學生透過學習漢字的筆畫、筆順和部首,掌握漢字的基本結構和字義,從而改善書寫能力,提升識字技巧。英文科方面,上學期第一次默書只會默字母,第二及第三次就默單字,以循序漸進的形式,讓學生逐步適應評估的方式及程度。小一課室會張貼“課堂常用語句”(classroom language)及設施名稱,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全英語教學環境。至於數學科,家長可利用活動冊內的“溫一溫”、“玩一玩”學習活動,在家協助孩子學習,藉以提升孩子學習數學興趣。

生日開心大使每月在校園與師生共慶生辰。(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生日開心大使每月在校園與師生共慶生辰。(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協助家長了解小學

評核方面,徐副校指不想小一學生因測考而承受太大壓力,故校內一年三次評估中,首次評估會採多元化、接近幼稚園的評核模式,例如中文科設朗讀詞語、英文科以“show and tell”形式進行;第二次評估的題量、題型跟日常課業差不多;至第三次評估(期終試),大題目會有老師讀卷,並幫助學生適當地分配時間完成試卷。
學校對學生及家長的支援亦很多樣化,有多項活動照顧學生需要,如“親親孩子說故事”計劃,透過指導家長與子女閱讀繪本故事,幫助及培養學生發展善良、堅強等正向品格,建立正面的人生觀;“生日歌聲遍校園”活動是祝福同學及教職員生日快樂,讓校園每一份子都感受到關懷,傳揚關愛。
此外,學校設計了“P.1滿分家長課程”,協助家長了解學童適應小一的需要,掌握處理子女學習、情緒和行為方法,認識促進親子及家庭關係妙法,裝備家長成為好爸媽。校方又透過定期舉辦家長專題講座及設立獎勵計劃,鼓勵家長與子女並進,掌握多方面的管教技巧,令親子關係不斷提升,學生因父母身教,更有助其健康成長。

來源:星島新聞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羅皓天 校對:但紅玲 監製:廖國良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短視頻《血火的契約》重磅上線
香港24位黃埔後代獲頒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章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將舉辦3場記者招待會、3場記者見面會
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東江水供港60周年展覽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