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蘇超”“村超”等各類民間體育賽事熱度持續攀升,吸引大量球迷和遊客前往觀賽並帶動當地消費,各地文旅部門也借勢推出一系列文體旅促消費活動,圍繞體育賽事、明星演唱會做強“票根經濟”,將“文旅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
今年暑期,已經完賽九輪的“蘇超”憑藉精心的賽事策劃與城市聯動,江蘇多座城市變身熱門打卡地,持續將“蘇超”的文旅流量轉化成消費增量。江蘇南京相關部門提供87處“蘇超”第二現場觀看點,直接帶動總客流超714萬人次,各舉辦城市借力“蘇超”持續打造特色集市,球迷們在享受賽事激情的同時帶動當地文旅消費。


江蘇鹽城某商場經理韋坤稱:“預計今天營業額同比增長21%,未來我們將持續打造‘賽事+商業’IP,通過沉浸式消費場景滿足廣大球迷需求。”


某旅行平台數據顯示,7月以來,在“蘇超”的帶動下,江蘇省暑期景區預訂量同比增長近200%。貴州“村超”也不甘示弱,本月初“村超”總決賽共吸引省內外遊客超18萬人次,其中過夜遊客超過4萬,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88億元。


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文體商旅”已成為帶動消費、擴大內需的“黃金組合”。上海不斷做強“票根經濟”,從老牌天王到獨立音樂人再到歐美大咖,上海演唱會舞台排期一個接着一個,形成頂流明星IP持續火爆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上海共舉辦營業性演出超21000場,接待觀眾超過1000萬人次,票房16.3億元,粉絲應援帶來的流量實打實地化為消費增量。

優秀的文化產品成為激發消費需求的重要“引擎”,熱門影視、大型體育賽事和大型演出對旅遊消費的帶動效應越來越顯著。暑期檔電影《長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館》,帶動前往西安、廣州、南京的旅遊人次分別上漲12%、10%、16%。今年上半年,河北、浙江、福建等7地共監測了511場重點賽事活動,帶動體育及相關消費超160億元,場均帶動超3000萬元,有效擴大了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