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源永續·開放合作·創新發展”——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紫荊中醫藥國際峰會香港大學平行論壇成功舉辦-紫荊網

“藥源永續·開放合作·創新發展”——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紫荊中醫藥國際峰會香港大學平行論壇成功舉辦

日期:2025-09-25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9月25日,“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 紫荊中醫藥國際峰會”香港大學平行論壇在線上成功召開。本次論壇由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中國中藥協會與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聯合主辦,以“藥源永續·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為主題,匯聚來自中國內地與香港、越南、尼泊爾、馬來西亞等傳統醫藥資源國家和地區的百餘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國際組織成員以及中醫藥學院師生代表,共同探討在《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等國際議程下,中醫藥可持續發展的路徑與實踐。

“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 紫荊中醫藥國際峰會”香港大學平行論壇在線上召開(本刊記者 梅肯 攝)

中國中藥協會秘書長王桂華、紫荊文化集團總經理文宏武、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馮奕斌教授、TRAFFIC亞太地區高級總監Chen Hin Keong作開幕致辭。

中國中藥協會秘書長王桂華(本刊記者 梅肯 攝)

王桂華指出,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在迎來全球化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資源可持續、國際標準對接與科技賦能等現實挑戰,本次論壇的舉辦正當其時。為此,她呼籲:一要築牢藥源保護底線,推動資源可持續利用;二要深化開放合作,共建中醫藥國際話語體系;三要強化科技賦能,加快中醫藥現代化進程。

紫荊文化集團總經理文宏武(本刊記者 梅肯 攝)

文宏武表示,“水無源則竭”,藥源永續是根基。全球藥用植物面臨威脅,可持續利用迫在眉睫。須加強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保障供應,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模式。“合作方共贏”,開放合作是大勢。中醫藥與世界健康事業相需。需打破藩籬,匯聚全球智慧共應挑戰。鼓勵深化資源保護、科研及標準互認合作,共建發展共同體。“創新贏未來”,創新是核心動力。傳承是根基。鼓勵跨界融合,開發符合現代需求的新產品與模式,推動產業升級,激發傳統醫藥生機活力。

“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 紫荊中醫藥國際峰會”香港大學平行論壇在線上召開(本刊記者 梅肯 攝)

主旨演講環節由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高級講師吳俊梅博士主持。中國工程院劉良院士、中國中藥協會趙潤懷副秘書長、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馮奕斌院長、TRAFFIC中國項目經理張柯、越南東醫協會專業委員會主任陳春元博士、亞洲可持續農業和生物資源網絡(ANSAB)副執行主任Puspa Lal Ghimire等專家,先後圍繞中醫藥防治重大慢性病的價值、中醫藥可持續發展戰略、東西方醫學互鑑和中醫藥的可持續發展、傳統醫藥可持續發展全球實踐、越南傳統醫藥合作與發展機遇以及喜馬拉雅藥用和芳香植物可持續管理與社區發展等議題作報告,分享了他們的真知灼見。

TRAFFIC中國主任徐玲主持了以“如何構建中藥合規與可持續藥用資源供應鏈”為主題的圓桌討論。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中國中藥協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廈門中藥廠、京都念慈菴和津藥達仁堂的代表分別從多角度參與探討:學界強調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課程體系,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與合規意識的新一代中醫師;行業協會介紹了推動行業履約與風險管理的具體舉措;環保機構分析了CITES CoP20關鍵提案對中醫藥行業的潛在影響並提出應對建議;企業代表則分享了在原料採購、生產溯源與可持續種植等方面的實踐與挑戰,共同呼籲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中醫藥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綠色、合規、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會議強調,應進一步發揮香港作為國際化平台的橋樑作用,藉助其科研協同、金融支持、國際註冊與品牌傳播等優勢,促進中醫藥與國際市場、創新資源和產業資本深度融合,助力中醫藥更高質量融入全球健康治理體系。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博揚 校對:劉雨晨 監製:姚潤澤
孫東:投資河套 鑄就未來
陣容強大!2025“灣區升明月”周日上演 肖戰周深等亮相澳門(附官宣名單)
香港出口連升18個月 對英美出口增勢勝預期
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博覽會|第二場品牌推介會及產品發布會成功舉行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