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盛會 共話中醫藥高質量走向世界-紫荊網

香江盛會 共話中醫藥高質量走向世界

日期:2025-10-03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本刊記者 李天源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與數千年實踐經驗,以“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未病先防”的預防觀滋養著世代生靈。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既是汲取內地中醫藥資源的重要樞紐,又以國際化科研環境與標準體系成為中醫藥走向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在此背景下,“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於9月25日至2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啟幕,為全球中醫藥發展搭建起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主禮嘉賓進行開幕禮剪綵
大會開幕典禮現場

香港是中醫藥國際化發展的獨特樞紐

香港的中醫藥發展始終扎根於“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歷經多年積澱已形成完善體系。1999年《中醫藥條例》的通過,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了中醫藥在香港的地位,為行業規範發展築牢根基。近年來,從香港中醫醫院的籌建到中藥檢測中心的設立,從科技創新的持續突破到專業人才的系統培養,特區政府的系列舉措讓中醫藥發展體系日益健全,而年底即將公布的《中醫藥發展藍圖》,更將為行業規範化、標準化、國際化發展勾畫出清晰願景。

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讓香港在中醫藥國際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作為融貫中西的國際都市,香港既能深度銜接內地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與資源儲備,又具備與國際接軌的醫療體系、科研實力和營商環境,在中醫藥標準化研究、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及國際注冊服務等領域優勢顯著。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價值愈發凸顯,成為中醫藥“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樞紐。

正是基於這樣的發展基礎與獨特優勢,由紫荊文化集團主辦、紫荊雜誌社承辦的“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應運而生。大會以“推動中醫藥高質量走向世界”為主題,匯聚近500位來自內地及港澳台地區、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及企業代表,成為展現香港中醫藥發展成果、鏈接全球資源的核心平台。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致辭
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致歡迎辭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司長賈忠武致辭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

開幕式大咖雲集談使命新篇

9月25日,“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開幕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以港式“八段錦”暨太極養生六式功法、坐式養生功法展演拉開序幕。表演者將傳統養生功法融入現代都市場景,為上班族提供簡易健身方案,現場觀眾踴躍跟學,生動展現了中醫藥文化的實用價值。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尹宗華,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崔建春,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孫簡,華潤集團總經理王崔軍,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司長賈忠武,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紫荊文化集團總經理文宏武,上海實業集團董事長冷偉青,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會長李應生以及中國中藥協會秘書長王桂華共同擔任主禮嘉賓,與多位中醫藥權威專家、外國駐港總領事一起見證盛會。

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在歡迎辭中表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數千年的實踐經驗。在香港這座融匯中西的國際都市,中醫藥不僅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更在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設立中醫醫院、建立中藥檢測中心、發展相關創新科技等舉措,不斷取得長足進步,並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本次大會,正是為了匯聚全球智慧,推動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他希望通過未來幾天的深入交流,推動開展政策對話、科技合作,使中醫藥為全人類的健康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致辭時指出,香港的中醫藥體現了傳統理論和現代化社會治理實踐,香港的中醫藥界發揮了“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發展出自己的體系。香港的中醫藥已經形成一套完整和先進的體系,融入了全社會的醫療衞生和保健系統,是“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的良好示範。他強調,歷屆特區政府大力和持續支持中醫藥事業在人才培訓、檢測認證、知識產權維護、品牌建立和市場開發等各方面的發展,加強業界對中藥及相關產品的品質控制。在專利、藥材品種、商標、未披露商業資料、版權及注冊外觀設計等方面加強保護,並對侵權行為嚴格執法;在中成藥注冊方面,根據《中醫藥條例》,中成藥注冊須符合中藥就安全、品質及成效三方面的嚴格要求,做到放而不亂,管好而沒有管死。在中醫藥走向國際、和各國傳統醫藥交流合作這個重大課題上,要秉持文明互鑒的理念,堅持互補、互利的精神,加強溝通,促進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努力共同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司長賈忠武表示,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中藥的發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把中西醫並重作為衞生健康工作的重要內容,引領中醫藥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推動中藥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獨特優勢,在服務國家戰略中釋放生機活力,跑出了中藥振興發展的加速度。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全面推動中藥發展,在醫療服務、科研創新、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在中醫藥的醫療、教育、科研、產業等方面已經搭起了完整的架構,相信香港的中藥發展一定會平穩致遠、前景廣闊。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特區政府積極配合國家戰略,全力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香港發展中醫藥,具有獨特的雙重優勢:既有祖國深厚的中醫藥文化資源和底蘊,也有與國際接軌的醫療體系、科研實力和營商環境。特區政府會整合這些優勢,轉化為發展動力,助力香港成為中醫藥走向國際的橋頭堡。他提到,特區政府會通過推進中西醫協作、電子紀錄互通等措施,持續深化中醫藥在醫療系統的角色。展望未來,香港將繼續在中醫藥醫療服務、人才培育、科研創新和文化推廣等方面,貫徹國家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政策,為中醫藥提質發展貢獻力量。特區政府會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為中醫藥搭建“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平台,向世界展示中醫藥的價值,增強國際社會對中醫藥的認同,以及推動中醫藥在全球更廣泛地應用。

華潤集團總經理王崔軍指出,中醫藥是全人類的健康財富,始終秉承整體觀智慧,以“未病先防、辨證施治”的系統思維應對複雜疾病,為構建人類健康共同體持續貢獻中國方案。中醫藥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的傳承和創新離不開全球協同合作,希望以此次大會為新的起點,充分發揮香港“橋頭堡”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及全球市場體系。中醫藥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承載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呼籲以香港為橋,為傳統醫藥注入新的時代活力。

上海實業集團董事長冷偉青致辭說,在現代醫學快速發展的今天,中醫藥憑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治療手段和良好的臨床療效,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受到關注和認可。本次博覽會搭建了一個匯聚全球中醫藥資源、促進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將與香港各界同行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推動中醫藥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強中醫藥人才的培養交流,藉助香港的國際平台,拓展中醫藥國際市場,讓中醫藥走向世界。

開幕式上,“中藥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中醫藥文化共鏈倡議”發布儀式隆重舉行。華潤三九、華潤江中、東阿阿膠、上海醫藥集團、北京同仁堂國藥、片仔癀、雲南白藥、鳳凰衛視等多家知名企業代表共同上台落印,簽署“中藥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中醫藥文化共鏈倡議”,攜手推動中醫藥產業鏈協同發展與文化國際傳播。大會還為華潤集團、上海醫藥集團、中國中藥協會、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等數十家支持機構與協辦機構頒發感謝狀,表彰其對中醫藥產業發展的貢獻。

“中藥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中醫藥文化共鏈倡議”發布儀式

多元對話縱論中醫藥走向世界

開幕式當天,兩場“2025紫荊中醫藥國際峰會”同步舉行,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平行論壇也如期開啟,海內外嘉賓圍繞中醫藥發展核心議題分享真知灼見,勾勒行業未來圖景。

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醫大師王世民結合數十年從醫經歷分享執業理念,他表示,醫者應以德為先,敬畏生命,同時要尊重經典、勇於創新,善用現代科技闡釋中醫原理。讓世界理解和信服中醫藥的關鍵在於“將中醫的道理講清楚、讀明白”,年輕中醫人既要以技術服人,也要以文化感人。

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蘇曉川分享援外實踐經驗時說,四川省組建的中國援柬埔寨中醫醫療隊,首次引入32種中成藥至柬埔寨公立醫院,更通過巡診、文化宣傳等方式,使中醫藥成為中柬友誼的新紐帶。

香港中醫醫院院長卞兆祥介紹了即將開幕的香港中醫醫院規劃,醫院將重點發展中醫優勢病種和中西醫協作服務。香港獨特的註冊制度、國際化網絡及大灣區優勢,使其成為展示中醫優勢技術、推動培訓與研發的理想平台,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

菲律賓中醫暨針灸學會主席鄭啟明結合海外推廣實踐指出,在海外推廣中醫,安全性與標準化是首要前提。菲律賓中醫中心積極運用人工智能、遠程醫療等技術,並致力於人才培養和行業規範建設,推動中醫融入當地醫療體系。

在香港大學“藥源永續・開放合作・創新發展”主題平行論壇上,嘉賓們一致認為,中醫藥可持續發展需立足資源保護與創新轉化雙重維度,既要守護藥材源頭品質,又要通過國際合作破解發展瓶頸。香港浸會大學平行論壇聚焦“人工智能技術(AI)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中醫藥傳承創新”,與會者提出,科技賦能是中醫藥現代化的關鍵路徑,需推動AI與診療、研發、教學等環節深度融合。

2025紫荊中醫藥國際峰會現場

博覽盛會展現中醫藥文化魅力

為期四天的大會期間,香港會展中心1A展廳舉辦的博覽會成為展現中醫藥魅力的核心窗口,海內外數萬人次到場參觀,通過展品展示、互動體驗等多元形式感受中醫藥的深厚底蘊與現代活力。

在國內企業展區,龍頭企業紛紛亮出核心成果與全產業鏈布局。華潤三九以“種子到終端”為邏輯,通過上游種植、中游生產、下游服務三大板塊,系統呈現中醫藥產業全鏈條管控體系;華潤江中帶來健胃消食片、草珊瑚含片等明星產品,首次公開的港澳版本引發廣泛關注;上海醫藥以“源脈、淬鍊、智造、健康”四大專區為架構,集中展示海派中藥的傳承與創新成果;雲南白藥全面展示其中醫藥全球化戰略與創新成果,分享品牌出海、市場拓展,以及推動產業走向標準化、現代化的經驗。此外,長白山人參、安宮牛黃丸、東阿阿膠、片仔癀等珍貴藥材與經典中成藥集中亮相,讓參觀者直觀感受中醫藥的物質財富。

非遺體驗區成為人氣焦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六神丸製作技藝展示台前,傳承人現場演示藥材甄選、配伍、炮製等傳統工序,詳細講解“君臣佐使”的配伍智慧。參觀者不僅可近距離觀摩技藝流程,還能參與簡易炮製體驗,在實踐中理解中醫藥文化的精髓。各展區均配備專業人員講解藥材藥性、功效及臨床應用,部分展位設置養生產品試吃試飲環節,通過多感官體驗深化參觀者對中醫藥的認知。

國際展區同樣亮點紛呈,彰顯中醫藥的全球影響力。西班牙、津巴布韋、越南、泰國、加拿大等多國設立特色展位,白俄羅斯參展商帶來自研植萃茶飲,印度尼西亞參展商展示純天然植物保健品,各國展品既保留傳統醫藥特色,又融入現代研發理念,展現出中醫藥在全球範圍內的創新應用。

展會期間,專業交流與公眾科普同步推進。企業代表圍繞產品研發、質量標準、市場推廣等議題深入對接,尋求跨國跨區域合作機會;面向公眾的藥材知識講座、養生技巧分享等活動場場爆滿,“名中醫進社區健康諮詢義診”活動更將服務延伸至香港各社區,讓市民近距離享受中醫藥服務,感受文化魅力。

“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以四天的豐富議程,構建了一個集學術交流、產業對接、成果展示、文化傳播於一體的國際化平台。從開幕式上的共識凝聚到平行論壇的深度研討,從博覽會上的成果展示到社區義診的服務延伸,大會全方位展現了中醫藥的傳統智慧與現代活力。

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完善的發展體系與國際化平台功能,在此次大會中充分彰顯了中醫藥“超級聯繫人”的核心價值。中醫藥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傳承創新,更需要開放合作。此次大會的成功舉辦,強化了香港作為中醫藥國際化橋頭堡的地位,更推動全球中醫藥界形成發展共識。在傳承中創新,在開放中發展,隨著大會搭建的合作網絡持續延伸,中醫藥必將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融入全球健康治理體系,為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讓這顆中華傳統文化的明珠在世界舞台上綻放更耀眼的光彩。

博覽會吸引了大量海內外遊客

(本文發布於《紫荆》雜誌2025年10月號)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李博揚 監製:張晶晶
台灣旅遊需求不振 業界期盼陸客早日到來
國慶假期前四天 港珠澳大橋出入境車流超8.98萬輛次
黃金周首四天內地旅客升逾7% 陳茂波:香港盛事經濟穩中向好發展
颱風“麥德姆”將於今日上午登陸廣東海南一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