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鳴:香港立法會選舉開啟回歸後最高質量新篇章-紫荊網

屠海鳴:香港立法會選舉開啟回歸後最高質量新篇章

日期:2025-10-17 來源:大公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屠海鳴

翹首以盼,時不我待。香港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的提名期將於7天後的10月24日展開。昨日上午,特區政府在政府總部舉辦“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邀請愛國愛港團體、社會各界代表、專家學者參加,探討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的重要意義。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研討會致辭中指出,完善選舉制度後產生的第七屆立法會成績有目共睹,行政和立法機關按行政主導和愛國者治港的原則,有效良性互動,今屆立法會的議政質量高,效率亦高。第八屆立法會必將延續現屆立法會所展現的良好勢態,進一步展現行政主導和“愛國者治港”原則相適應下的良政善治,行政立法進一步互相配合、互相制衡,在創新改革中打開發展新局面。

李家超鼓勵愛國愛港立場堅定、有管治能力、熱心服務公眾的優秀人才積極參選,希望所有香港選民應履行公民責任,為自己、為香港投票,選出心儀的立法會議員,以履行立法會議員的重要工作,聯同特區政府,帶領香港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展經濟、同創未來。

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是新選制下的第二次立法會選舉,也是“一國兩制”進入新階段後的第一次立法會選舉;同時,國家“十五五”規劃將於明年實施,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入了“加速期”,第八屆立法會的責任和使命愈發關鍵、更加重大。中央寄予厚望,內地開始關注,市民充滿期待。

隨着提名期臨近,立法會選舉大幕即將開啟,特區政府、廣大選民、有志於服務香港的優秀人才都應積極行動起來,把第八屆立法會選舉辦成香港回歸以來最高質量的選舉。

矢志不渝,重溫“五大原則”

李家超昨天在研討會致辭中全面回顧總結了第七屆立法會取得的成果。李家超認為,香港特區實現良政善治、立法會實現高效高質量議政,得益於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履行了五大重要原則:一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二是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三是堅持依法治港;四是符合香港實際情況;五是提高香港特區治理效能。

李家超所說的“五大原則”正是新選制的核心要義。要把第八屆立法會選舉辦成回歸以來最高質量的選舉,第一堂功課就是重溫新選制的“五大原則”,釐清“五大原則”與立法會選舉之間的內在邏輯。

其一,新選制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立法會選舉屬於中國的地方選舉,因此,只有愛國者纔有資格參選。新選制的明顯效果是把“愛國者治港”落到了實處,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對香港特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

其二,新選制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立法會議員作為香港政權機關的成員,不僅服務香港,更要貢獻國家;不僅保障香港利益,更要維護國家利益。因此,必須確保國家牢牢掌握香港特區選舉制度主導權,堅決防範、制止和懲治外國和境外勢力幹預香港事務和利用香港進行分裂、顛覆、滲透、破壞活動。

其三,新選制體現了“依法治港”。新選制是依據憲法和基本法修訂的,嚴格按照新選制的要求做好立法會選舉,正是遵崇和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的實際行動,也是“依法治港”的最好體現。

其四,新選制符合香港實際情況。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選舉制度必須兼顧不同群體,新選制保障香港市民廣泛的、均衡的政治參與,依法保障香港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符合香港實際。

其五,新選制提高了香港特區治理效能。在新選制下選舉產生的香港第七屆立法會運行即將四年,有效維護了行政主導的特區治理架構,高質量履行匯聚民意、監察政府、制定法律及完善公共政策等關鍵職能,促進香港的治理效能大大提升。實踐證明,新選制是好制度。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矢志不渝,篤行不怠。在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大幕開啟之際,整個香港社會都應進一步加深對新選制“五大原則”的領悟,以認識上的清醒,確保行動上的正確和精準;只有認知覺醒,才能實踐到位。

良性互動,形成“完美搭檔”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今年6月在《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週年論壇開幕典禮作主旨致辭時指出:“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都離不開高效能治理”。

李家超昨天在研討會上的致辭中表示,特區政府作為特區的當家人,有治理香港的主體責任,責無旁貸。要達致高效能治理,亦離不開行政立法的團結有效合作,相互促進。

李家超所言提示人們,立法會不是“對抗舞台”,而是“合作平台”;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不是“天生的對手”,而是“合作的夥伴”。這是因為二者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市民謀福祉。

近年來,特區政府主動推動構建優質高效、真誠合作的行政立法新關係。比如,為促進立法會議員全面深入地了解政府提交的議案,創造性地搭建了“前廳交流會”平台,讓議員與官員面對面、膝對膝聚焦議題、坦誠交流,確保最終通過的議案切合實際、符合民意。又比如,2023年4月,為促進議員對大灣區的了解,李家超率領83位立法會議員及多位政府官員,赴深圳、東莞、佛山、廣州市開展為期四天的訪問,走進科技型企業,考察智慧城市,與一線人員交流互動,令議員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近年來,立法會高效高質量履行職責,令人印象深刻。以去年3月立法會審議政府提交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為例,議員們用了近50小時,提出了超過1000條問題與意見,形成91項修訂案,最終審議通過的法案內容更嚴謹、條文更清晰。

應該說,第七屆立法會運作近四年間,是香港回歸以來行政和立法關係最好的時期。沒有了“攬炒派”惡意“拉布”“流會”,甚至辱罵政府官員、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大動干戈的情況,政府官員和立法會議員都把精力用在了正事上,推動了一系列經濟民生政策快速落地。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大幕開啟之際,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應關注和重視行政立法良性互動的好態勢,用好手中神聖的一票,選出優秀人才進入立法會,助力行政和立法把這一好態勢延續下去,形成“完美搭檔”,為香港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使命如山,期望人才輩出

李家超昨天在研討會上的致辭中表示,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亦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他剛在上月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既是香港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加快邁向“由治及興”的進程表,亦是香港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實現突破新局面的策略部署。

李家超期待新一屆立法會議員深入社區和界別,了解民意、洞悉民情,積極建言,助力特區政府帶領香港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展經濟,同創未來。

李家超所言,體現出初心如炬、使命如山的強烈擔當。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背景下,香港必須以等不得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得的責任感,銳意改革,開拓進取,打開發展新天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去年12月在澳門特區的重要講話中,首次提出了“一國兩制”實踐進入新階段的重要論斷。習主席明確指出,實現港澳更好發展和貢獻國家,是港澳的重要使命。

過往,香港的重心是自身發展;那麼,進入新階段後必須堅持“自身發展”和“貢獻國家”二者並重。明年是“十五五”的第一年,中國發展將開啟新徵程。香港如何對接國家戰略、履行好雙重使命?這不僅是特區政府面對的課題,也是包括立法會在內的香港整個管治團隊的“必答題”。從這個角度看,香港立法會急需一批愛國愛港立場堅定,且熟知國家戰略、具有國際視野、擁有專業特長、真心服務香港、兢兢業業實幹的人才,與政府“珠聯璧合”、攜手破解香港發展難題。

就在最近幾天,一批現任的資深議員宣布“棄選”,向新人“交棒”,他們的高風亮節和淡泊明志,令人敬佩!這為中青年一代提供了建功立業、施展才華的大好機會,有志於此的各界別、各地區的優秀人才應積極參選,有關政團組織和廣大選民應以主人翁責任感,細心發現、甄別、推舉賢能之士加入競選團隊,努力造就“好中選優,優中選精”的嶄新局面。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做好選舉工作如同匯聚“好風”,把優秀人才送到“風口”。有條不紊、按部就班,香港社會共同努力,把第八屆立法會選舉辦成回歸以來最高質量的選舉,促使新一屆立法會運作更順、效能更高、影響更大,為香港由治及興提供更強的支撐、更充沛的推動力。

(本文作者係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大公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郭孟琦 校對:孫藝寧 監製:姚潤澤
【紫荊論壇】佛港澳大健康產業合作的實踐檢視與優化路徑
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發生3.3級地震
盧浮宮劫案:失竊藏品清單披露
有片|香港國際機場凌晨發生嚴重事故 迪拜抵港貨機滑出海面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