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郭孟琦)12月2日河源報道:在華南地區,有一個地方,它如同一部活生生的地質史書,記錄著億萬年前地球生物的輝煌與沈寂——這就是河源,被譽為“恐龍之鄉”的地方。1日,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2024廣東高質量發展採風團來到河源恐龍博物館,探秘華南地區的神奇古生物文化。

一踏入博物館的大門,採風團成員們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巨大的恐龍化石骨架佇立在挑高的大廳,彷彿穿越時空的巨獸正靜靜訴說著億萬年前的故事。展館內陳列著豐富的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以及各種古生物標本,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地球生命的奧秘和歷史的厚重。

河源市博物館(河源恐龍博物館)副館長蔣安春介紹,河源擁有恐龍蛋、恐龍骨骼和恐龍足跡三位一體的恐龍化石資源,在世界範圍也屬罕見,其中恐龍蛋化石資源尤為豐富,如河源恐龍博物館館藏的恐龍蛋化石超2萬枚,數量居世界之最,河源盆地也是目前廣東省內出土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

“香港的同行上周剛剛來交流過。”今年10月,香港首次出土了恐龍化石,經初步認定屬於白堊紀時期,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寧漢豪曾表示,此次發現為香港古生態研究提供新證據,意義重大。蔣安春說,河源也注意到香港新發現了恐龍化石,此前與香港雖然已有“學在中華”青少年研學等合作交流,但在專業恐龍研究交流方面還未建立起正式的合作機制,“無論研究方向是地質底層,還是恐龍蛋種屬,還是要根據香港的研究成果來判斷它對整個華南地區的古生物學和恐龍學有怎樣的影響,我們都希望接下來可以有機會多做些交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