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現貨黃金價格11日亞洲交易時段上漲至每盎司2942.7美元歷史新高,“劍指”每盎司3000美元關口。
這是國際現貨黃金價格今年年初以來第八次刷新歷史高位。路透社11日報道,自2023年10月23日以來,國際現貨黃金價格已上漲63%。

路透社分析,投資者買入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從而應對美國政府一系列貿易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這引發資金不斷流入可在證券市場交易的開放式黃金投資基金(ETF)。
路透社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黃金信託”2月7日持倉量已比1月27日增加1.3%,升至2792萬盎司。
除投資者避險情緒外,多家中央銀行持續買入,同樣推動金價上漲。世界黃金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央行過去三年對黃金買入強勁,2024年淨買入1044.6噸黃金。這是全球央行連續第三年黃金淨買入量超過1000噸。
澳大利亞安保資本公司投資策略部負責人沙恩·奧利弗說,金價上漲由多重因素推動,包括央行想將儲備多元化、投資者避險需求和漲價趨勢吸引更多買家。

英國倫敦是全球現貨黃金最大交易地。美國彭博新聞社7日報道,倫敦地下金庫存儲價值大約8000億美元黃金。
報道提供的數據顯示,隨着大量黃金從英國運往美國,倫敦金庫黃金存量1月減少490萬盎司,創2016年有相關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月降幅。報道說,隨着美國政策風險增加,美國現貨黃金價格1月超過英國。
倫敦金銀市場協會數據顯示,1月從英國運往美國的黃金價值將近140億美元。美國摩根大通銀行、布林克公司等企業的商業金庫和英國中央銀行金庫的黃金儲備量都在減少。
與此同時,英國流向美國的存貨白銀量1月同樣創下新高。
路透社報道,倫敦金銀市場協會1月底設立金條數字數據庫,以增強黃金市場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