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錢荒”再次凸顯“金錢政治”系統性弊病-紫荊網

美國民主黨“錢荒”再次凸顯“金錢政治”系統性弊病

日期:2025-08-20 來源:紫荊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鄒明蓁

近日,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被曝陷入財務危機,引發廣泛關注。據政客新聞網(Politico)報導,截至2025年6月底,該委員會手頭現金僅剩約1500萬美元,遠低於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的8000萬美元,資金實力對比懸殊。

此次財務危機不僅是單個政黨的內部問題,更是美國所謂“民主”制度下“金錢政治”本質的又一次體現。在資本深度操控下,美國政治已成為少數富人與利益集團專有的博弈工具。政治空轉、民意失真、社會撕裂持續加劇,不斷暴露出美國治理體系的深層缺陷和現實困境。

黨爭不止,內鬥不休

民主黨當前的財務困境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2024年選舉失利導致黨內士氣滑落,大額捐助者普遍採取觀望態度,支持力度明顯減弱。更嚴峻的是,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運營效率備受質疑,不僅資金消耗率超過100%,還被迫動用現有資金償還高達1580萬美元的往年競選債務,嚴重削弱了捐款人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資金並未完全撤離民主黨陣營,而是出現了“異常流轉”。大量捐款繞過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直接流向負責國會選舉的專門委員會。這表明,在捐款人眼中,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作為中央協調機構的權威和效能正在下降。

然而共和黨同樣深陷“金錢政治”的泥潭,其資金高度依賴少數超級富豪,難以擺脫利益輸送的枷鎖。兩黨持續惡鬥,將關乎民生的重大議題拋諸腦後,政治運行淪為一場無休止的籌資競賽。這種局面正是美國政治極化加劇、治理能力持續衰退的深刻寫照。

制度開口,資本橫流

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錢荒”,源自美國政治制度的結構性弊病。2010年,美國最高法院在“聯合公民訴聯邦選舉委員會案”中的一紙判決,以“言論自由”為名,為資本大鱷和利益集團徹底鬆了綁。

此後,“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s)、“暗錢”(Dark Money)等各類政治捐款組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它們可以無上限地接收來自企業和富豪的巨額資金,在選舉中翻雲覆雨。數據顯示,美國聯邦選舉的總開銷在短短數年內翻了一倍多,從2016年的約85億美元暴增至2020年的183億美元。

在這個金錢至上的遊戲規則下,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這類受到捐款上限約束的官方政黨機構,反而顯得力不從心,其功能和權威正被一步步架空。金錢的流向,清晰地勾勒出權力的走向:從本應代表民意的政黨,流向了只為大金主服務的“影子組織”。

民意旁落,民主空轉

金錢政治大行其道,普通民眾的聲音在資本的洪流中被無情淹沒。在美國,贏得一個競爭激烈的參議院席位,候選人自身花費已超過1100萬美元;一個眾議院席位也需近530萬美元。政治,已然演變為一場只有少數精英才能參與的昂貴遊戲。候選人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取悅大金主,當選後自然需要回報其利益,而非代表廣大選民的意願。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一週的電視廣告費可高達百萬美元,而一名深入社區的基層組織者的月薪不過四五千美元。資源的極度不對等分配,使得美國選舉越來越依賴資本驅動的媒體宣傳,而非紮根群眾的實際工作。普通民眾在精心包裝的政治表演面前,逐漸淪為無關緊要的看客。

當選舉淪為一場比拼財力的表演,當政策的走向取決於政治獻金的多少時,所謂的民主,最終只剩下一個被掏空的軀殼。這場由金錢主導的政治鬧劇,只會進一步加劇美國社會的撕裂,並不斷透支其民主制度本已不多的公信力。

(作者係海國圖智研究院研究助理,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紫荊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藍皓源 校對:楊晨 監製:張晶晶
習近平率中央代表團抵達拉薩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
一張長圖,帶你了解九三閱兵具體安排
俄羅斯發布解密文件揭示731部隊人體實驗罪行
歐洲五大聯賽戰火重燃!新賽季看點啥?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