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資本涌入 人形機器人場景加速落地-紫荊網

技術創新資本涌入 人形機器人場景加速落地

日期:2025-08-12 來源:經濟參考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舉辦。大會期間,50家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將同台亮相,全方位展示人形機器人在工業製造、醫療護理、家庭服務等多元化場景下的創新應用成果。

迴旋踢乾淨利落、接連出拳行雲流水……在大會展區內,兩款身高1.32米、重35公斤的宇樹科技G1格鬥機器人,進行着一場拳擊比賽。“G1格鬥機器人擁有29個靈活關節和智能平衡算法,正是這套動態平衡系統讓它們即使意外摔倒,也可以在數秒內自主完成起身。”宇樹科技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

大會期間,天工2.0在跑步機上完成了長達數小時的長程行走和奔跑直播。“這進一步驗證了天工2.0作為通用機器人平台所具備的超強續航能力、良好的本體穩定性和運動控制能力。”國地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熊友軍說,中心正推動具身智能從追求極限運動能力的“能跑”,向支撐複雜場景系統級應用的“好用”躍遷。

人工智能大模型、雲計算等新技術的加速演進,正在推動人形機器人“大腦”的快速迭代升級。

“大模型技術的演進,極大地推動了認知智能的發展,讓機器人具備了多輪對話、指令執行等功能。”科大訊飛機器人超腦平台總經理劉可為說,科大訊飛本次大會上展示的“智能語音揹包”方案,可在不改造機器人本體的情況下,通過“即插即用”賦予機器人語音交互能力。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表示,當前機器人在大模型、智能協同控制、人機交互、多模態感知等核心技術方面不斷獲得突破,運動能力顯著增強,通過AI控制算法的優化,國產機器人可實現毫秒級動作響應,穩定性、靈活性、連貫性持續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說,將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引領智能機器人技術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性、全球性的產業躍升。

關鍵技術不斷創新突破的同時,多路資金也在涌入人形機器人領域。IT桔子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今年人形機器人領域已有超百起融資事件。

不久前,衆擎機器人連續完成兩輪融資,融資金額近10億元。“隨着這兩輪融資相繼完成,我們將在下半年全面加快發展節奏。”該公司新媒體經理岑梓賓表示,公司已實現雙足、全人形等不同性能特點產品的全覆蓋,資金支持將助推規模化試產與交付進程;同時,企業將持續加大具身智能技術的研發投入。

多地也在加大支持力度。近日發佈的《上海市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對具身智能關鍵技術攻關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支持。今年以來,已有湖北、深圳、南京、蘇州等地推動設立機器人和具身智能相關基金,推動產業加快技術創新和應用落地。

不少企業開始加快上市腳步。證監會官網顯示,宇樹科技日前正式開啓上市輔導。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在大會期間表示,深交所將繼續發揮功能優勢,進一步加大對機器人等相關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支持力度。同時,將持續優化完善併購重組、再融資、分拆上市等市場功能和制度安排,支持更多優質上市公司,用好市場工具,實現產業整合,夯實核心競爭力,推動上市公司群體質量和價值的持續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人形機器人技術已處於從實驗室技術突破向產業化應用跨越的關鍵階段。

徐曉蘭表示,相關研究測算,2035年中國工業製造領域人形機器人市場空間或達1.6萬億元,中國生活服務領域人形機器人市場空間或達1.9萬億元。

企業正在加快人形機器人應用落地的步伐。

在工業製造領域,越疆科技市場總監謝凱旋說,依靠“雙腦決策+雙臂協同”,公司新一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Ⅱ的左手可將機械臂軸承旋緊至0.1毫米公差內,右手則可同步將不同規格的零件分揀至六宮格料箱,從而更好地適配工業流水線的柔性生產需要。

在社交陪伴、輔助陪護等場景,傅利葉創始人兼CEO顧捷表示,養老護理、兒童陪伴、日常輔助等需求日益增加,人形機器人或可對此提供有力支持。“企業近期推出的第三代智能人形機器人GR-3,採用了柔膚軟包覆材設計,使觸摸有溫度,同時集成聽覺、視覺、觸覺三大模塊,通過協同反饋實現更自然、擬人的情感互動。”

大會上,中國電子學會發布了《人形機器人十大潛力應用場景》,包括“工業通用操作:上下料與轉移搬運”“汽車製造:分揀配料”“3C製造:物料質檢”“家居服務:生活協助、陪伴及日常照料”等。

來源:經濟參考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桐 校對:李天源 監製:連振海
梁振英:捍衛誠信基石 嚴打各類失信行為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徵文及攝影比賽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外交部發言人推薦中國如意橋引世界驚歎!俄媒:中國式挑戰地心引力奇觀
鄧炳強率跨部門訪深 推進口岸建設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