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7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7月,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M2)、人民幣貸款繼續高於經濟增速,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力度繼續維持較高水平。

7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29.94萬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加快。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31.26萬億元,同比增長9%,增速保持較高水平。1到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3.99萬億元,同比多增5.12萬億元,前七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87萬億元。

專家表示,考慮到今年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對貸款數據影響較大,還原相關影響後,7月人民幣貸款增速仍明顯高於GDP增速。“7月是傳統信貸小月,仍然保持平穩增長,既體現了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力支持,也反映了實體經濟回升向好、有效需求逐步恢復。”專家說。
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為35.05萬億元
此次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也顯示,7月信貸結構不斷優化,金融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為35.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8%,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為14.79萬億元,同比增長8.5%,以上貸款增速均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增速。與此同時,7月,科技、綠色、普惠、養老產業和數字經濟產業貸款增速均明顯高於同期全部貸款增速,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專家稱,今年以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牽引帶動作用持續增強,金融機構支持重點領域的能力和意願不斷提升,效果也持續顯現。
貸款利率保持低位融資需求滿足度高
數據顯示,7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約3.2%,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約3.1%,繼續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

7月貸款利率低位運行,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約3.2%,較去年同期下降約45個基點;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約3.1%,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0個基點。
記者了解到,目前優化非銀同業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等一系列政策舉措的實施,讓利率運行機制更加順暢,既穩住了銀行負債成本,也為銀行向企業讓利提供了更多空間。在福建等地,企業從銀行貸款時都能獲得一張貸款明白紙,融資成本詳細羅列,一目瞭然。

專家表示,利率低位下行反映信貸供給相對充裕,資金需求方獲得銀行信貸支持更加容易、成本更加優惠,融資成本下降對提振預期、擴大需求也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