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副刊|植滿時光的烏桕-紫荊網

文化副刊|植滿時光的烏桕

日期:2025-08-14 來源:地區報《港紙》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王俊

兒時,家門前公路兩旁長著烏桕。彼時的我有眼不識嘉木,渾然不知它是辛棄疾和陸遊的偏愛之樹,更不知因它的出現,使得詩人的情緒與水色、天色、秋色融合在一起,化作了一種很濃很濃的愁思。

印象中,烏桕最美的時光莫過於深秋了。當那些開花的樹木經受不起秋風的銷蝕,狼狽地退出舞台,烏桕匯聚了春夏陽光的燦爛,葉子一步步走向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它們一開始有點嬌羞,流瀉著一小片的初紅,好像孩童踮起腳尖遙望遠方想念舊人似的。稍等些時日,霜愈重,嘩啦啦地噴射出一片片黃和紅,恍然是燃燒的晚霞,穩穩地棲落在樹枝上。但烏桕的美遠不止這些。冬日,枝頭上結的蒴果自然裂開,露出潔白的籽。遠遠望去,分不清是雪在恣意飛舞,還是梅花在散淡地開著。傍晚放學後,我們爬到枝丫上,採摘白籽。白籽裝滿書包,不急著回家,趁著天色淡黑,一路小跑,鑽進香燭作坊的院子。香燭作坊常年收購白籽,用以製作蠟燭。

路燈亮了,光線都溜到了路面上。我們每個人的手中攥著拿白籽換取的糖果,臉上流露得意的傻笑。暮色蒼茫,沉沉地壓著烏桕。萬千枝條附滿了一個個黑魆魆的影子,將鄉野渲染得幽靜淡雅起來。很快,我的童年就結束了。記不清是從甚麼時候起,少年的我執意不肯穿那些顏色鮮豔的連衣裙,迷戀藏青色的棉麻衣服。我的心裏充滿了憂鬱,變得沉默寡言,多愁善感。一種不確定的迷茫和恐慌,讓我感到莫名的壓抑,喘不過氣來。我對夥伴們的遊戲失去了興趣,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偷偷讀《紅樓夢》,讀《簡愛》和《牛虻》。

離我們村子三四十里之遠的鎮上,有一家“誠章書屋”。我時常早上乘車去鎮上,在書屋裏待上一整天。一個深秋的早上,我走進書屋,從書架上拿下三毛的《雨季不再來》。在三毛的文字裏,我仿若一尾沾著水珠的魚兒,無拘無束地遊弋。一本書翻完,三毛的悲歡猶如毛茸茸的苔蘚佔據了我的心。這片苔蘚泛著幽幽的綠光,穿越了時間和空間,讓我的靈魂達到了自由。

我悵然地坐車返家。車上的乘客很多,我被人流擠到車尾,有如一張薄紙片,貼在窗玻璃上。狹小的空間裏,充斥著嗆人的煙味和濃烈的體臭味。車子啟動,我透過窗戶,望著公路邊的烏桕樹葉無著無落地飄墜,輕盈如蝴蝶。一些飽滿的白籽躁動不安,蹦出蒴果,在鋪著瀝青的公路上滾來滾去。無端地,想起三毛的文字,眼眶一熱,淚水簌簌落下。車裏人聲鼎沸,沒有人留意我的憂傷和淚水,就如我們看到烏桕的美,卻從不會去審視它真實的生命。

來源:地區報《港紙》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李天源 監製:連振海
孫玉菡:高才通續簽率54%符合預期 通過人才計劃助力經濟發展
7月訪港旅客439萬人次 陳國基:做好跨境口岸服務 提升旅客過關體驗
謝展寰:有信心防止基孔肯雅熱大規模爆發 預計輸入個案將持續增加
普京特朗普會晤近三小時 雙方暫未達成協議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