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場特別的運動會在全網刷屏,原因很“硬核”:賽場上的運動員都是機器人。
昨天(17日),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北京閉幕。這場為期3天的科技體育盛會,吸引了來自16個國家的280支參賽隊伍、500余台人形機器人同場競技。
從田徑、足球、武術到實用場景挑戰……一項項創新賽事,展現出科技與運動結合的精彩火花。不少網友感嘆:“太超前了!”
從春晚轉手絹兒到賽場一騎絕塵
比賽首日,宇樹科技H1人形機器人就斬獲兩金,分別是運動會首金1500米的冠軍(6分34秒)以及400米冠軍(1分28秒)。
宇樹科技CEO王興興表示,奪冠的機器人正是曾經登上蛇年春晚舞台的機器人,“側重點不太一樣,所以做算法的時候要做一些調校。這次主要是在軟件上做了針對跑步速度方面的升級。”
宇樹科技的機器人還在4×100米接力賽中奪得冠軍。值得一提的是,機器人接力賽是不需要有實體交接棒交接的,只需要前後兩棒的選手在賽道上完成側方身體的重合,就算是完成交接。
此外本次比賽的跑道也經過特殊設計,人類的跑道通常的寬度是1.22米,但是場上機器人跑道的寬度則增加到了2.1米。一是方便在接力比賽時機器人的交接,二是為了降低機器人在比賽中串道的概率。
人形機器人史上首個百米“飛人”
備受關注的“百米飛人”大戰中,100米預賽時,就有23組90位機器人選手參賽,是本次運動會上參賽選手最多競爭、最激烈的項目。
決賽中,北京天工隊的“具身天工Ultra”機器人以21.50秒的成績奪得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運動會100米短跑項目的冠軍。
該機器人由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是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賽場中,唯一採用全自主導航系統,全程無需人工遙控在賽場奔跑的選手。
根據官方公布的比賽規則:100米、400米、1500米、4x100米接力、100米障礙均以比賽用時決定名次;遙控方式比賽用時乘權重係數1,全自主方式比賽用時乘權重係數0.8作為最終成績。
5V5足球賽機器人自主決策
運動會上,足球比賽吸引了眾人目光。其中,全程自主AI運行5V5足球賽在全球範圍內尚屬首次。
根據比賽規則,所有參賽機器人在賽場上均進行自主決策,在無人工干預下同場對抗,做出踢球防守與隊友配合等判斷,這是對人形機器人群體智能與決策技術的綜合考驗。
5v5足球比賽決賽中,清華大學火神隊憑藉強大的比賽策略以及出色的算法調試,最終1比0戰勝德國聯隊獲得冠軍。
機械身軀演繹中華武術
武術項目比賽中,參賽機器人外形、身高各異,有的擺出“弓步衝拳”等長拳動作,有的展示“野馬分鬃”“白鶴亮翅”等太極招式。
其中“機器人大俠”一套行雲流水的太極拳直接“出圈”,吸引外國記者拍攝打卡。
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仲裁委員兼武術項目技術代表張繼東表示,機器人在短時間內能做出詠春拳的動作以及武術抱拳禮等,“能夠做得那麼漂亮,我覺得也挺震撼的。”
最終,柏奧尼克機器人隊伍憑藉機器人靈巧的關節控制和流暢的武術動作,從四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斬獲本次武術項目冠軍。
柏奧尼克機器人品牌總監梁騏鈞說:“後續可能會加強更多全身的協調性和靈活度,做到很絲滑很仿生的程度。”
場景賽單元體現未來應用方向
除了這些傳統體育競技項目外,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還創新設置了場景賽單元,包括工業場景、醫藥場景、酒店場景、倉儲場景4個類別,這是爲了考驗機器人在真實應用中的綜合能力。
在酒店場景清潔服務技能競技中,機器人需從規定起點出發,在限定時間內,將散落在傢俱上的廢紙團、易拉罐、塑料袋等垃圾投入垃圾桶。

在醫藥場景的拆藥分裝技能競賽中,參賽隊伍針對機器人抗干擾能力、機械臂靈活性等內容展開比拼。一位參賽隊員表示,“這個比賽讓我們看到了像這種輕型的協作的雙手臂機器人,可以在非常精細化操作的領域中發揮很大的作用。”
逗趣花絮展現機器人運動別樣魅力
運動會上,機器人運動員在奮力拼搏之餘,還有不少有趣的畫面。
有的機器人秀起才藝,表演後空翻。
有的機器人則悠閒地邁着小碎步,開啟溜達模式。
還有的機器人“丟”了胳膊仍在奔跑。
有的機器人則原地躺平。
這些可愛的瞬間為賽事增添了輕鬆與歡樂,也展現出機器人運動別樣的魅力。
當人形機器人站上競技場,碰撞出不一樣的科技火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姜廣智說:“我們舉辦這次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希望能夠挑戰人形機器人的技術極限,找準技術創新的突破口。”据了解,第二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於2026年8月在北京舉辦。
運動會上,機器人們跑出了速度,也跑出了想象力,更是展示了更多應用的可能性。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機器人會成為和人類並肩協作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