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光溢彩聚京城,戲韻流轉譜新篇。9月22日,北京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九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將於9月29日至10月5日在北京園博園舉辦主場活動。
發布會上,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鄭芳介紹了本屆戲曲周整體安排和亮點活動。針對記者提問,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副司長何亞文介紹了戲曲人才培養與精品劇目推廣舉措,豐台區副區長高崇耀重點介紹了“戲精吉市”文創市集和“票根經濟”新模式,該模式將聯動豐台區近200家文旅商體機構,為市民提供豐富的文化消費體驗。
本屆戲曲周設置梨園精品、梨園嘉年華、梨園傳戲和城市推廣四大板塊,涵蓋20餘個活動單元、近400場演出及配套活動,全方位拓展戲曲文化影響力。
名團薈萃、好戲連台,彰顯戲曲藝術魅力
主場演出將覆蓋23個劇種、33家專業院團,推出眾多高水平專業演出。在園博園陽光劇場,將推出“大戲看北京”暨紅色主題展演,集結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北方崑曲劇院、中國評劇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等院團,上演《野火春風斗古城》《李佩先生》《人民英雄紀念碑》等精品大戲。
園博園閩園將化身為“哪吒鬧海”戲曲主題樂園,黑龍江省龍江劇藝術中心、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濟南市戲曲曲藝中心等實力院團輪番上演多劇種版本的經典神話故事。憶江南園區將營造出如夢如幻的“白蛇幻境”,上海越劇院、江西省贛劇院、廣東粵劇院和北京風雷京劇團連續呈現《白蛇傳》的經典片段。遵義園將重磅打造“紅色經典·抗戰主題園”,上演沉浸式京劇《紅燈記·密電風暴》和紅色經典唱段演唱會。晉中園將舉辦“以戲觀城”古韻戲台展演,北京市曲劇團、廣東粵劇院、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等院團將帶來多場地方戲演出。
本屆戲曲周還精心打造了“國粹典藏”名段專輯,匯聚戲曲界名家,集中展現當代戲曲人的精湛功底。該專輯將於9月25日正式登陸QQ音樂、酷狗等音樂平台,所有內容免費暢聽。此外,高水準的學術活動將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同步舉行,聚焦戲曲傳承與發展的核心問題,邀請業內專家學者深入討論。
戲迷登台、百姓唱戲,群眾活動精彩紛呈
本屆戲曲周堅持文化為民、戲曲惠民,推出多項群眾性品牌活動。全國大學生戲曲社團競演吸引40余所高校參與,將於9月29日至10月2日在園博園明天劇場舉行。中國戲曲票友大賽已吸引800餘人報名,將評選“梨園之星”與“優秀票友”,部分優秀票友將於10月4日至5日登台展演。
為讓戲曲藝術融入城市日常,創新推出地鐵14號線戲曲主題車廂、12輛戲曲主題公交,自9月上旬投入運行以來,受到市民與遊客的廣泛關注,成為城市“網紅打卡點”。同時,園博園三號門將布置戲韻車展,在麗澤橋、高樓金站等交通樞紐設置戲曲主題燈箱,讓傳統戲曲以更貼近生活的方式,走進百姓日常。
跨界混搭、科技賦能,戲曲體驗煥然一新
本屆戲曲周積極探索“戲曲+”融合發展模式,創新推出“戲精吉市”文創集市,以“當千年風雅撞上當代戲精”為主題,邀請150余家商戶入駐,集中展示、銷售戲曲文創產品、國潮好物等。同時探索“票根經濟”模式,聯動豐台區各大商圈、特色商戶與熱門景區,為持有戲曲周票根的觀眾提供購物折扣、美食福利、景區專屬權益等。
在月季園設置“戲曲+科技”沉浸體驗區,運用VR、MR等數字技術打造沉浸式戲曲空間;在五號門廣場推出戲曲跨界藝術主題活動,引入智能戲曲機器人互動、AI戲曲拍照、3D打印戲曲文創等體驗項目。此外,還推出“戲不宜遲”音樂會、園博園戲曲文化會客廳,並在北京市內打造戲曲主題書店,將戲曲元素融入城市公共閱讀空間。
第九屆中國戲曲文化周主場活動將於9月29日至10月5日在北京園博園(豐台區射擊場路15號)舉行,演出活動均免費向公眾開放。園內設有豐富的美食餐飲服務,市民可乘坐地鐵14號線直達園博園站,或乘坐多條公交線路便捷抵達。主場活動結束後,北京市內部分專業劇場還將陸續推出精品大戲展演,延續戲曲藝術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