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師註冊機制的創新與實踐:從專業化到卓越化-紫荊網

香港教師註冊機制的創新與實踐:從專業化到卓越化

日期:2025-09-23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完善教師註冊機制,標誌著香港教師專業發展迎來重要轉折點。新機制擬引入執業證書和定期更新要求,這不僅是制度上的革新,更是對教育質量的深度追求。本文將結合香港現行培訓體系,探討新機制的建設路徑、效益與挑戰。

建立科學化註冊機制的三大支柱

香港可借鑒國內外經驗,構建符合本地特色的註冊體系。首先,參考中國內地教師從“合格” 到 “骨幹” ,再到 “專家”的三階梯人才發展路徑。新入職教師需通過教學實務考核獲取執業證書,現職教師則按年資與專業成果申請升級認證及加薪。其次,引入新加坡的持續專業發展模式,將現行每年30小時培訓要求轉化為積分制,按教師職業階段設定差異化進修目標。最後,借鏡英國教師標準框架,建立多元評估機制,結合課堂觀察、學生成長數據與專業作品集等要素,實現從“時數達標”到“質量驗證”的轉變。

新機制與現行體系的銜接與強化

當前香港在職教師培訓雖有框架,但缺乏系統性規劃和監察。新機制需著重三方面強化:其一,建立“個人專業發展檔案”,將碎片化進修整合為定向發展路徑。例如,STEAM教師需累積科技教學積分,而人文學科教師則側重明辨性思維培養。其二,優化晉升培訓內涵,將中層管理培訓與高級註冊資格掛鉤,使晉升不僅是職位變化,更是專業能力和社會道德的認證。其三,加強校本支援,參考內地“名師工作室”模式,發展校本和區本專業學習社群,讓培訓成果直接轉化為教學創新。

機制建設的多元效益

執業證書制度將確立教師的專業地位,增強社會認同感。定期更新機制則創造持續學習的驅動力,促使教師與時俱進。從管理角度,分級認證可實現人才精細化培育。研究顯示,在實施類似嚴格認證與持續進修機制的地區(如加拿大安大略省),其教師隊伍的積極性、穩定性和留任率都有顯著提升(此現象見於安大略省教師協會發表的《教學的演變:安大略省教學專業的變革》等系列報告中,相關研究數據多集中於2000年至2015年間)。更重要的是,新機制有助建立良性淘汰機制,為不稱職教師提供改進指引或退出渠道,維護教育質量底線,這正符合特區教育局2022年公布《教師專業操守指引》的初衷。

實踐挑戰與優化策略

新機制面臨教師工作負荷、評估標準公平性等挑戰。對此,建議特區教育局採取三階段實施策略:首年設立過渡期,承認教師既往進修成果;次年建立彈性方案,為特殊情況教師提供替代評估途徑;第三年全面推行質量導向評估。同時,教育局需設立專項支援基金,協助學校(同區學校)建立校本(區本)培訓體系,並開發在線進修平台,降低教師時間成本。

教師註冊機制改革是香港教育專業化進程的關鍵一步。在繼承現有培訓體系基礎上,通過科學設計、循序漸進的實施策略,有望實現香港教師隊伍從“合格”到“卓越”的轉型。這需要特區政府、中小幼學校與廣大教師群體的協同努力,共同打造香港教育的新標竿。

 

作者:創知中學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黃晶榕博士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羅皓天 校對:但紅玲 監製:廖國良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戚繼光艦、沂蒙山艦對外開放
2025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在港啟幕 以全球智慧共謀中醫藥高質量走向世界
陳國基:香港發展中醫藥具有獨特的雙重優勢
梁振英:香港的中醫藥體現了傳統理論和現代化社會治理實踐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