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清霞
本屆政府堅定、持續推進香港經濟轉型升級,鞏固、提升國際競爭力。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用好香港特有的離岸貿易和供應鏈管理的優質人才和網絡,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吸引更多海內外企業到香港建立國際或區域總部,壯大總部經濟。一年來,外地駐港企業在香港共設有超過1400間地區總部,其中逾300間來自內地,顯示香港在區域總部經濟方面具備堅實基礎。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明確提出,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整合投資推廣署、貿發局及駐內地辦事處的資源,提供一站式服務平台,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作為跳板“出海”走向國際,進一步鞏固、夯實香港在區域經濟格局中的樞紐地位。
打造高效“出海生態”
“出海專班”的設立標誌香港在國際供應鏈角色進一步提升。“出海專班”切實發揮好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作用,專業服務是核心要素。內地企業在拓展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時,對會計、金融、法律等高增值專業支援的需求尤為迫切。跨境稅務安排、資金管理方案、合規審查與法律保障,都是企業能否順利“走出去”的決定因素。專業服務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企業國際化的速度、成本與確定性。
即將成立的“內地企業出海專班”應進一步匯聚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創新科技、私募基金等領域翹首,圍繞IPO、併購及海外投資等關鍵需求,共同制訂界別化支援方案。跨界協作能夠讓企業在香港獲得從融資、投資到合規與科技應用的完整支援,打造、形成高效的“出海生態”。同時,金管局邀請海內外銀行在港設立區域總部,以及研究優化財資中心的稅務寬減措施,與“出海專班”形成合力,為企業提供更全面的跨境金融方案。
落實施政報告,未來香港專業服務與跨界合作被視為“出海專班”運作成功的關鍵支柱。只有把會計、金融、法律等高增值服務與創新科技和資本力量結合起來,香港就能更好展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的定位,推動總部經濟與專業服務產業雙向增長,鞏固、拓展國際商業與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有力助推更多內地企業“走出去”、加速國際化,為國家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係行政會議成員、全國政協委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