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寶林 馬超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生活壓力增大,乳腺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明顯上升趨勢,如乳腺增生、結節、囊腫之類等諸多問題。面對體檢報告中的乳腺增生,有的人認為周圍很多朋友都有乳腺增生,不用去理會;有的人則比較焦慮,特別是查出乳腺癌的患者,影響很大,氣氛緊張。患乳腺增生的人一心要把乳腺增生徹底治好,防止癌變。
現代醫學認為乳腺增生是由於內分泌失調,雌激素的增多或比例失調等原因所致。70%以上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或結節,多見於25歲到45歲之間的女性。乳腺增生主要表現為,乳房疼痛和乳腺部位能觸摸到結節。疼痛一般以脹痛為主,亦有刺痛或牽拉痛,可累及一側和雙側的乳房疼痛,疼痛常呈週期性,即月經前加重,月經後減輕或消失,或隨著情緒的波動而變化。
面對乳腺增生到底要不要治?具體分析如下。
1.生理性乳腺增生,是指月經來潮前出現週期性,乳房輕微脹痛,隨著月經乾淨後,這種現象會明顯減輕或自行消失,主要是性腺激素波動過大而引起的,又稱單純性乳腺增生,俗稱乳痛症。這類增生屬於人體的生理現象,心情抑鬱或者壓力過大時,這種生理現象會加重。情緒調整後多能恢復正常,幾乎不會惡變,可不用藥物治療,平時注意調節情緒和緩解壓力。
2.病理性乳腺增生,是生理性乳腺增生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乳腺病或者乳腺囊腫病,表現為持續性乳房疼痛和腫塊,不隨月經週期波動這種情況發生,需要到乳腺專科就診。
3.乳腺結節,是指乳房內出現結塊,有時用手不太容易摸到,需要借助影像學手段,比如乳腺超聲或者核磁共振檢查,才能發現。它可以是增生性結節,纖維腺瘤,乳腺囊腫,乳腺炎性結節,導管內乳頭狀瘤。這些屬於乳腺良性病變,但少部分乳腺結節的女性可見於乳腺癌。即,乳腺結節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惡性的,不過,絕大部分結節都是良性的。對於大多數形態規則邊界清楚的結節,如果考慮增生結節或纖維腺瘤可能性大,可以定期觀察,必要時需要中醫的調理。如果考慮是導管內病變,導管內乳頭狀瘤,且無乳頭溢液,可以選擇短時間三個月左右,在醫生的指導下密切觀察。
4.乳腺囊腫,單純性囊腫又稱為乳腺囊性增生和乳囊腫等不同類型,其中以單純囊腫最為常見,囊腫均為良性病變。被覆蓋呈上層細胞,囊內容物多為體液,通俗來講是一個水泡,囊腫內可抽出清亮、無色或淡黃色或灰色或綠色或褐色的體液。如果囊內上皮增生形成乳頭狀瘤或發生癌變時,抽出囊液可呈血性。
從西醫角度看,乳腺疾病常與月經週期有密切關係。一般都認為發病與卵巢分泌的荷爾蒙失調有關,可能是黃體酮減少和雌激素相對增多,導致兩者的比例失去了平衡,使月經前的乳腺病變加劇,疼痛加重,時間延長,月經後的恢復也不完全,日久則會形成乳腺疾病。從中醫角度看,這些都屬於乳痹,病痹的範疇。病痹,最早出現在華佗的《中藏經》,內結於隱俾,外部可見故曰痹。
古代中醫治療乳痹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外科正宗》:「乳癖乃乳中結核,形如丸卵,或墜垂作痛,或不痛,皮色不變,其核可隨喜怒消長。多由思慮傷脾,鬱怒傷肝鬱結而成。」肝鬱則氣血凝滯,脾傷則痰濁內生,痰瘀互溶,經絡阻塞積聚乳中則發為本病。此病為中醫優勢病種,內服中藥配合中醫外治一般療效頗佳。
處方一,吳寶林、馬超——清熱化瘀臨床經驗方
蒲公英12克,三七粉6克(後下),廣陳皮12克,紅景天10克,白芷10克,皂角刺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效:清熱活血、益氣通脈、強心散結。
方劑分解:本方以蒲公英、紅景天為君藥,此二藥是治療乳癰之要藥,清熱解毒,消癰散結。臣以三七粉、廣陳皮助君藥行滯消腫。輔以白芷香竅通絡,入肝本之疾,佐以皂角刺入絡止痛,助三七消瘀之功,加減應用。
女子以肝為本,肝火盛者可加入夏枯草12克,龍膽草10克,旋覆花10克。熱盛傷陰者加玄參15克,地骨皮12克,生地12克。僅供參考。
處方二,先祖吳鞠通遺方,此為內廷家中傳世之方
當歸12克,白芍15克,半夏10克,莪術12克,銀花24克,露蜂房5克(劑量以錢改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效:清熱活血,行肝瘀氣結之乳癰之疾。
食療方法
三花飲,杭白菊3克,玫瑰花3克,旋覆花3~6克。代茶飲。
按摩刮痧法
用手掌魚際穴處,由上而下刮按膻中。此為開上焦。胸骨柄下側劍突穴,兩個手的中指點按,順著肋骨的邊緣往下推至腹股溝、中極穴處向上提到劍突處。此為理中焦。反復三次。
手掌心一側放在右邊肝的解剖位,一個放在左側的脾,各向兩側橫向按摩,此為固下焦。與理中焦呼應,形成一縱一橫,充分體現先祖吳鞠通的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下焦如權,非重不沉。還可以右手掌心放在神闕穴,左手放在右手背上,順時針揉200下,然後左手壓在神闕上,右手放在左手背上。也要配合呼吸。此為上下通脈,調理氣機生升降。另外還可以用魚際穴所在手掌處按摩臂臑到曲池穴上下推。
艾灸,足竅陰、足三里、豐隆、足至陰、足至陰穴。每一個腳趾頭可以灸5-10分鐘。當然,還可以運用我們之前在專欄中提到過的意念療法、冥想放鬆等方法。找適合的,多措並舉,療效彰顯。
筆者曾經在傳媒一線工作過,與葉檀老師合作成稿,目睹她從螢幕前拼命工作的財經女俠,到抗擊乳癌的「知心姐姐」,她用抗癌心路歷程為大家詮釋著生命的意義,也鼓勵著類似遭受的病患。雖然乳癌並非女性專屬,但大多數乳癌患者為女性。人生而為人,皆由母性的偉大而孕育。乳,是母愛的血液。協力抗擊乳腺疾病,是感恩母性光輝的最大慈悲。上述分享吳氏醫學200多年積澱的成果和經驗,願化作生命之光,誠摯獻給一線同仁們和那些有需要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