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還能有自己的孩子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孫麗君教授常被許多感染HIV的女性這樣詢問,她的回答總是堅定而充滿希望:“只要堅持規範治療,做好全程管理,你可以生下健康的寶寶。”在孫麗君教授看來,育齡期HIV感染女性儘早啟動高效、安全的HIV抗病毒治療(ART),並結合孕前-孕中-產後全程管理,是阻斷HIV母嬰傳播的核心路徑,也是切實保護母嬰健康的關鍵。
近年來,我國在HIV防治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感染者的治療覆蓋率和治療成功率均已超過90%,HIV已成為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
“實現母嬰阻斷,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孫麗君教授指出,“孕期抗病毒治療的目標,是實現並維持在HIV病毒載量檢測不到的水平,這樣既能保護媽媽減少肺炎等機會性感染,也能保護胎兒不受病毒侵害,降低傳播風險並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嬰健康。”研究表明,孕期未接受HIV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其死產率和新生兒死亡率是接受治療者的2-3倍。
此外,懷孕期間ART的及時啟動和持續治療時間,與母體妊娠及新生兒的結局也密切相關。“治療時機就是生命線,”孫麗君教授解釋道,“病毒控制越早、越持久,母嬰安全越有保障,育齡期感染女性在還沒懷孕時就積極開始治療並實現病毒學抑制,其母嬰垂直傳播的風險通常最低。”
如今,我國艾滋病母嬰傳播率已降至1.2%,達到歷史最低水平。孫麗君教授介紹,“近年來,創新藥物的出現為育齡期HIV感染女性帶來了新的曙光。以比克恩丙諾片為例,基於其強效抑制病毒、安全性良好、服藥便捷的優勢,被國內外權威指南一致推薦育齡女性優選方案。”隨着創新方案被醫保覆蓋,越來越多HIV感染女性通過治療實現了“病毒學抑制”和“健康分娩”的雙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