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窗廣告莫當“賽博鬼秤”-紫荊網

彈窗廣告莫當“賽博鬼秤”

日期:2025-09-11 來源:新華社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看彈窗廣告時,總覺得時間過得比平常慢?這或許並非錯覺!近日,有媒體曝光多個長視頻平台的“賽博鬼秤”問題:顯示廣告時長為119秒,實際播放了123秒;倒計時標註為80秒,實際播出了83秒……暗戳戳算計的彈窗廣告,被不少網友諷刺為“偷時間的賊”。

彈窗廣告,“彈”的還不止這一出。開屏彈窗廣告的“跳過”字樣玩起“躲貓貓”,用戶稍有不慎就會觸發“搖一搖跳轉”;彈窗廣告界面“僞裝”成內容帖誘導用戶點擊,若要堅持退出則需“層層闖關”;彈窗廣告如牛皮癬隨處見,更有甚者10分鐘彈出6次……作為一種推廣方式,彈窗廣告確實能給人們的網購、出行等提供一定幫助。然而,正所謂“過猶不及”,若彈窗廣告由“便民”變“擾民”,難免招致用戶抱怨、社會反感。

為何總有互聯網平台耍心機、敗好感?蓋因“利益至上”。此前就有業內人士透露,多數彈窗廣告由推廣公司與互聯網平台合作完成,按受衆點擊量收費並分成。用戶的每一次點擊,於平台而言都是叮噹作響的“銅板”。關於“賽博鬼秤”,有媒體曾曝光,經過測算,某APP通過“偷時間”的操作,一年能多賺數千萬元。加之幾秒鐘的時間轉瞬即逝,鮮少有人發現這一“貓膩”,大部分用戶“沒注意、不較真、無所謂”。互聯網平台就是拿捏了這種心理,賺得盆滿鉢滿。

躲不開的彈窗、走不準的計時,這些精於算計的小心思,從短期看確實能給平台“創收”,但長遠看卻會帶來“創傷”。比如,損害品牌信譽。“賽博鬼秤”最讓人感到不適的,還不是多出來的幾秒鐘廣告,而是平台方的表裏不一。再比如,加速用戶流失。在短視頻、微短劇等的衝擊下,長視頻平台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若其還執意不講“武德”、連秒數都要“算計”,怎能不“勸退”用戶?凡此種種,皆值得平台引以為戒,愛護來之不易的市場口碑。

彈窗廣告,不能想彈就彈!無論是保護廣大用戶的合法權益,還是維護良性健康的市場環境,治理問題百出的彈窗廣告都刻不容緩。平台方作為“第一責任人”,不推諉不逃避是首要態度。然而反觀現實,部分平台不乏以網絡環境、設備差異等技術理由為自己開脫,這不僅吃相難看,更令用戶生厭,需要引以為戒。設置明顯的“跳過”按鈕、廣告要能一鍵關閉、把握好推送頻次……從當前治理手段看,一系列有用舉措正加緊落實落細落到位,以強力約束彈窗廣告的“任性”。在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清朗的網絡環境將不再遙遠。

來源:新華社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郭孟琦 校對:李天源 監製:姚潤澤
請記住,這28個名字!
我國科研人員開發可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納米標記機器人”
五大洲代表確認出席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
名中醫落區義診!9月香港這場中醫藥盛會等你來打卡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