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我血薦軒轅——二十八個蕩氣迴腸的故事》新書發布分享會暨贈書儀式9月6日舉行。本書由圈傳媒與專欄作家屈穎妍合著,香港三聯書店出版。書中記錄香港同胞參與抗日戰爭、國際友人援華抗日等感人故事,這二十八個真實的故事,帶我們重回那段血與火交織的歲月,重溫中華兒女用生命和信念鑄就的壯烈史詩。
共有約200名來⾃各個界別的⼈⼠出席了是次活動,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文部副部長林枬,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李濟平,特區教育局副秘書長陳碧華,著名歌手譚詠麟,著名作家屈穎妍,圈傳媒總社長、青識教育發展中⼼董事張瑞蓮等。
梁振英:中國人要繼續過和平日子,必須強國強軍
在分享環節中,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表示,要“以史為鑑、以史為訓”,中國⼈要繼續過和平日子,必須強國建設,強國就要強軍,使任何有意圖、有野⼼再次侵略中國的其他國家,不敢輕舉妄動、不敢放肆。梁振英指出,強軍需要有社會發展、經濟發展作為基礎,沒有社會發展、經濟發展是不能有強⼤和持續強⼤的軍隊,而在我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的問題上,香港人是完全可以幫忙的,過程中仍有很多空間可以給大家做貢獻、做犧牲。如果我們能夠多⼀點奉獻和犧牲的精神,我們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必然可以做得更加好。
許正中:這本書不僅是歷史的回望,更是精神的傳承
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致辭時表示,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天安門城樓上,習近平主席發出時代的最強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必將勝利!”習主席的莊嚴宣告,充盈貫穿時空的浩然正氣,揭示歷史前進的必然邏輯,指明人間正道的堅定方向。
他指出,中華民族,浴血抗爭;香港同胞,從未缺席。《我以我血薦軒轅》一書以二十八個故事中的人物,有丘應樺局長的祖父、抗日保臺的義士丘逢甲,有歌壇天王譚詠麟的父親、活躍在西南抗日運輸線的足球名將譚江柏,有香港人民為抗戰勝利做出特別貢獻的李崧、黃作梅、李漢等傑出代表,也有中國第一批空軍、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等群體中未必能留下姓名的英雄;有白求恩、艾偉德這樣不遠萬里前來支持的國際同道,也有山崎宏、村上春樹這樣深刻反思戰爭罪行、正視歷史的日本友人。
他強調,這本書不僅是歷史的回望,更是精神的傳承。它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中,無數先烈以血肉之軀築起民族救亡的長城,以“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錚錚誓言,踐行了對國家、對民族的無限忠誠。他們的勇氣與犧牲,是今天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重要精神基石。
許正中表示,希望通過這本書,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瞭解歷史的真相,銘記民族的苦難,感受愛國的氣節,從而增強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建設香港,建功當代。

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的祖父、抗日保臺義士丘逢甲的事跡收錄在書中。丘應樺在分享會上講述了祖父抗日保台的事跡就,他引用了祖父的兩首詩同在場觀眾共勉,當中包括著名的詩句《春愁》:“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在誦讀詩句之時,丘應樺更一度哽咽落淚。
他呼籲教育界要幫助年輕⼀代認識歷史,他說如果他們連清朝時期,中國受到諸多外來勢⼒的壓迫都不知道,又何來歸屬感,更遑論為國家出⼒貢獻。希望往後在教育⽅⾯要多做功夫,讓年輕人知道根在哪裡。
丘應樺譚詠麟憶先輩抗戰事跡 籲加強青少年教育
歌壇天王譚詠麟的父親譚江柏,不僅是香港的一代足球名將,當年更是活躍在西南抗日運輸線,負責滇緬公路運輸抗日物資的運輸隊隊長之一。譚詠麟述說從小聽到父親描述在滇緬公路運輸的艱苦歲月,他深情回憶到,“在我的心中,他一直是英雄。”譚詠麟還提到要教育年輕⼈相當重要:“像一支球隊一樣,青訓很重要,因為年輕⼈是未來社會棟樑,如果底做得不好,可能被外面的資訊、抹黑的消息,就會有很多事都不認同,變成不是一條心。”他認為現在很多科技這麼發達,接收很多外來資訊,因此⼀定要從小學生就要開始給他看,讓他認識到外面世界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避免受假消息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