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字標籤破解食品信息躲貓貓-紫荊網

用數字標籤破解食品信息躲貓貓

日期:2025-09-09 來源:北京青年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9月8日公布《關於實施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籤有關事項的公告》。這則公告的發布,標誌着我國食品標籤管理正式邁入數字化時代。

消費者只需掃描包裝上的專屬二維碼,就能用手機放大字體、聽取語音講解,甚至查看配料產地、工藝細節、全鏈溯源等信息。這不是簡單的技術升級,而是一場關乎每個人“舌尖安全”的透明革命。

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長期以來,在市場選購食品時,很多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消費者都曾遇到過這樣的困擾:配料表字小如蟻、信息藏得隱蔽、信息字體顏色與包裝背景顏色相近……想要看清成分、了解來源,得把包裝翻來覆去、眯着眼睛找半天。令人欣慰和期待的是,這種食品信息的“躲貓貓”遊戲,終於有望隨着數字標籤的推廣而走向終結。

其實,數字標籤並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高科技,而是將印在包裝上的文字信息,通過二維碼等數字技術手段進行展示的一種新形式。消費者只需用手機掃一掃,便能清晰、完整地看到包括配料、營養成分、生產工藝、產地來源等全部標籤信息。

根據公告,數字標籤並不是隨意發揮的“廣告牌”,其內容嚴格遵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必須真實、準確、完整,與實體標籤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廣告營銷信息不得混入其中,頁面不得出現干擾閱讀的彈窗,展示內容不可篡改,任何修改都需留痕追溯——這些規定,無疑為數字標籤的可靠性上了一道堅實的“安全鎖”。

數字標籤的優勢顯而易見。這一創新舉措藉助現代化信息傳播方式破解了傳統標籤的物理侷限,具有放大和凸顯效果,讓信息展示從“擠不下”變成“一目瞭然”,可有效化解傳統食品標籤的信息盲點,可以劃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可以覆蓋食品信息的要點,從而讓食品信息更透明,讓消費者選擇更自主。

更重要的是,數字標籤有助於重建消費者與食品企業之間的信任關係。過去,部分商家利用標籤玩花樣:誇大宣傳、隱藏不利信息、玩文字遊戲,導致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等權益受損。如今,數字標籤要求信息修改可追溯、展示內容需負責,不僅是對企業行為的約束,更是對誠信經營的鼓勵。這項措施推動企業把產品信息說得更清、標得更明,既是保護消費者權益,也是倒逼行業自律、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有力舉措。

從更廣闊的視角看,數字標籤的推行也是社會治理數字化、智能化的一次生動實踐。創新舉措呼應了時代發展,契合了人們使用智能手機的習慣,提升了公共服務與商業信息的傳播效率。同時節約了包裝印刷成本,符合綠色環保的理念;實現“多碼合一”,方便整合追溯、防僞等功能,體現出高效集約的管理智慧。

當然,一項新機制新措施的落地,還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企業需要及時調整標籤標識方式,確保數字信息的真實性與易讀性;監管部門需加強監督檢查,防止數字標籤成為新的營銷噱頭;消費者也應主動學習使用數字標籤,養成掃碼查看信息、維護自身權益的習慣。唯有如此,數字標籤才能真正發揮預期效果,成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良好紐帶。

數字標籤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新,更是一種經營理念和監管理念的進步。用技術賦能監管,以透明推動共治,這種理念上的進步,比技術本身的創新更值得珍視。當消費者能夠輕鬆獲取全面、真實的食品信息,他們就從一個被動接受者變成了主動選擇者,這種權利的賦予,正是現代治理的核心要義。數字標籤讓食品信息不再躲貓貓,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明白。我們有理由期待,在數字標籤的助力下,我國的食品安全環境將更加透明、更加可靠,消費者的獲得感、安全感也將進一步提升。

來源:北京青年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郭孟琦 校對:李天源 監製:姚潤澤
請記住,這28個名字!
我國科研人員開發可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納米標記機器人”
五大洲代表確認出席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
名中醫落區義診!9月香港這場中醫藥盛會等你來打卡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