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肉毒素 為何不能隨便打-紫荊網

玻尿酸、肉毒素 為何不能隨便打

日期:2025-09-09 來源:吉林日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不久前,家住長春市景陽大路附近的李女士在一家美甲店注射了進口瘦臉針,結果不到一周,臉部出現嚴重的腫脹和歪斜。本想變美,卻差點“毀容”。

李女士的遭遇並非個例。如今醫美市場持續火熱,但與此同時,相關問題也不斷涌現——因注射不當導致的感染、傳染病、面部畸形等案例時有發生。近日,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美中心整形外科專家裴曉亮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玻尿酸、肉毒素雖屬微創,但絕非‘可以隨便打’,其背後隱藏的風險不容忽視。”

一針非小事醫理藏風險

“很多人覺得,打一針玻尿酸就像塗藥膏一樣簡單,這是極大的誤區。”裴曉亮說,人體面部血管神經非常豐富密集,尤其是太陽穴、鼻部、眉心極容易出現問題,分布着與眼內和顱內相通的血管,一旦注射不當,後果不堪設想。

從醫學原理來看,玻尿酸的主要作用是填充容積,通過注射到真皮層或皮下組織,達到除皺、塑形的效果。而肉毒素是通過阻斷神經與肌肉間的信號傳遞,使肌肉放鬆,實現除皺、瘦臉、瘦腿、瘦肩等作用。

注射美容屬於微創手術,但對注射的層次、劑量、部位都有嚴格的醫學規範。裴曉亮介紹,比如眶周注射玻尿酸,如果注射層次不對,有誤入血管的可能,引發視網膜中央動脈栓塞,有失明的風險;肉毒素若過量注射,可能引起面部僵硬時間長;面部提升針打的部位不對,彌散到周圍的肌肉群,會出現吞嚥困難甚至呼吸困難。如果超出安全劑量也有可能出現肉毒素中毒事件。

亂象頻現三大“坑”需警惕

採訪中,業內人士楊先生告訴記者,玻尿酸、肉毒素注射的亂象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成為消費者維權的高發區。

一是謹防“黑機構”“黑醫生”。据了解,合規的注射類醫美項目需在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場所進行,操作人員需持有《醫師資格證》《醫師執業證》,並經過醫美專業培訓獲得《美容主診醫師證》方可從事醫療美容工作。但部分美容院、美甲店甚至“上門服務”的從業者,在不具備資質的情況下擅自開展注射,風險極大。

二是藥品來源不明,假貨充斥市場。合規的玻尿酸屬於三類醫療器械,需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包裝上有唯一的“械字號”標識。但市場上不少低價產品是走私的“水貨”或假冒僞劣品,成分不明,風險極高。而肉毒素國家管控更加嚴格,屬於毒麻藥品,國控公司給藥,公對公打款,冷鏈運輸,恆溫保管,到正規醫療機構雙人、雙鎖、雙管,還要有醫生和護士共同簽字蓋章後藥房方能給藥品。

科學避坑牢記“三查三問”

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消費者該如何安全變美?裴曉亮提醒愛美人士,要謹記“三查三問”原則。

“三查”確保機構與藥品合規。查機構資質,確認其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且診療科目包含“醫療美容科”;查醫生資質,要求出示《醫師資格證》和《醫師執業證》,並覈實是否有醫美相關培訓經歷;查藥品資質,要求查看藥品包裝上的“械字號”,並通過國家藥監局官網驗證真僞。

“三問”明確治療方案。問注射部位,了解藥物將注射到皮膚的哪一層,避開血管神經密集區;問劑量與效果,明確單次注射量、預期效果及維持時間,拒絕“越多越好”的推銷;問風險與急救,了解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及應對措施,確認機構具備急救設備(如腎上腺素、氧氣罐等)。

來源:吉林日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郭孟琦 監製:姚潤澤
請記住,這28個名字!
我國科研人員開發可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納米標記機器人”
五大洲代表確認出席香港國際中醫藥大會
名中醫落區義診!9月香港這場中醫藥盛會等你來打卡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