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GTI數智香江國際論壇今日(9月9日)在港啟幕,其中智慧建造分論壇由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承辦。分論壇緊扣“數智賦能”與“智能建造”兩大主題,聚焦人工智能(AI)與建造業的深度融合路徑,旨在搭建全球智慧建造交流合作平台,推動智慧建造技術創新轉化與產業能級躍升。

香港特區政府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致辭表示,和中國建築的合作從最初聚焦快速建設,到現在公營房屋、簡約房屋等民生項目建設,我每次去地盤都會驚喜地發現,他們不斷將創新想法融入建築實踐中。未來十年,香港計劃建設 30.8萬套住房,2.1萬套過渡性房屋和3萬套簡約公屋。這組龐大的數字,不僅為香港建造界提供了最佳創新實踐場景,更助力破解香港住房這一民生難題,意義重大。

GTI主席高同慶指出,建築行業的數智化轉型並非單純依賴技術突破,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跨行業的深度合作。GTI作為全球領先的產業合作平台,始終致力於推動技術的跨界融合與應用。未來,GTI願以開放之姿、創新之力,與全球合作伙伴一道,發揮好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合作、智庫合作平台作用,助力全球建築行業釋放網智融合的價值,走向智能化、綠色化與可持續發展。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首席信息官劉立新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投資建設集團,中國建築堅持“科技支撐發展,創新引領未來”,始終走在創新前沿。中國建築國際自主研發的智慧建造平台C-SMART歷經5年精心打造,深度融合BIM、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致力於提供從設計、施工到運維的全鏈條數字化解決方案。期待C-SMART能夠為香港乃至全球建築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中國方案”,助推建築行業實現以數據驅動決策、以科技提升效能的新跨越,最終邁向一個更加高效、更加綠色、更加智能的可持續未來。

專題演講環節,專家觀點與技術落地的 “理論 + 實踐” 呼應,成為活動一大亮點。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Mark S. Fox 解析 AI 在建築流程優化中的應用路徑,歐洲科學院院士蔣洪波探討AI與建造業的融合前景,俄羅斯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吳東方、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宋梁則分別立足智能建造的不同核心維度,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中建香港助理總經理、海宏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邵瑞喆則在該環節中正式推出最新研發的建築業智慧運營平台產品——C-SMART 5.0,它標誌着中建香港在智慧建造領域從“項目級應用”向“行業級賦能”的戰略升級。邵瑞喆表示,C-SMART 5.0以“build safety and work smart”為核心理念,不再侷限於單一產品功能,而是構建“智能設備+軟件+ AI+ 生態”的行業級服務體系,既進一步築牢施工安全防線,又賦能工程師高效作業。


C-SMART 5.0 呈現三大行業級突破亮點:
一是全鏈條覆蓋,功能與合規雙領先。升級後的產品涵蓋設計協同、施工管控、安全監測、運維管理四大模塊,集成超過 68 個子功能,是市場上功能覆蓋最全面,也是第一個滿足香港發展局智慧工地安全管理系統(4S)全部要求的產品。其在港澳和中國內地逾400個項目中應用,市佔率穩居港澳智慧建造平台榜首。
二是多維度發展,築牢全場景安全防線。針對施工高頻風險場景,其配套推出三大智能硬件系統:SmartTrack智慧人員綜合管理系統,由智能安全帽、身份匹配設備、定位基站及智能手錶組成,通過藍牙 + GPS 雙模定位追蹤工人出勤軌跡,同時監測工人健康狀態;密閉空間氣體檢測系統,可實時監測多種氣體濃度,並支持離線使用。一旦發現氣體濃度超過設定閾值,便可及時觸發聲光警報,同時通過C-SMART平台和手機APP推送警報,有效減少事故風險;智能安全蓋板,專為工地危險洞穴設計,搭載 IoT 狀態傳感器,實時監測蓋板的使用狀態並同步至平台,從源頭減低墜落事故風險。此外,還延伸開啟了AI Scan to BIM、無人機、建築機械人和數字化物資供應鏈等應用領域。
三是免費升級,推動行業協同轉型。軟件系統免費升級,打破中小建築企業“數字化投入高、迭代成本大”的壁壘。同時,平台開放數據接口,支持與上下生態系統互聯互通,為建築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及全產業鏈數字化協同奠定基礎。
據悉,GTI是2011年由中國移動、日本軟銀、英國沃達豐等運營商發起的國際合作平台。本次GTI數智香江國際論壇以 “開放、共享、合作,共促 AI 發展”為主題,匯聚頂尖專家、高校學者、青年人才及各行業頭部企業高層,圍繞AI 前沿理論、技術與創新應用研討,以技術與場景雙驅動,推動 AI 科研應用、產業數智化轉型及全球普惠,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