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中新社消息,國務院關於全國部分地區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批覆11日對外公布。國務院同意開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蘇南重點城市、杭甬溫、合肥都市圈、福廈泉、鄭州市、長株潭、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重慶市、成都市等10個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
試點地區發展基礎較好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在當天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本次部署的10個試點地區發展基礎較好,2024年經濟總量合計超過全國的四分之一,基礎好、牽引性強。在這些地區開展要素綜合改革試點,有助於探索各類要素資源更大範圍、更廣領域高效配置的路徑,也為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樑提供重要改革支撐。
據悉,試點方案自批覆起實施2年時間,預計2027年完成試點任務。
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
李春臨透露,此次試點不僅涉及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傳統要素,同時支持試點地區深化探索數據、算力、空域、頻譜軌道等新型要素配置方式和價值實現路徑,有效促進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發展。其中,在技術要素方面,將着力推進技術協同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營,重點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等問題。在土地要素方面,將持續深化產業用地市場化改革、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建設用地,推動土地要素集約高效配置。
李春臨表示,當前,新型要素發展呈現很多有別於傳統要素的新特徵,要素配置面臨很多新情況。要探索形成新的市場和配置規則,增強新業態新領域要素保障,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希望通過試點進一步打破新型要素進入行業體系和產業體系的准入壁壘,推動更多新型要素加速向新質生產力轉化。
談及深化服務業領域要素保障,李春臨表示,要堅決破除制約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標準、更高品質、更加便利、更加豐富的服務,激發市場活力和動力。
以養老服務業領域為例,他透露,將試點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蘇南重點城市等地區部署深化養老領域改革,支持加快完善養老領域等要素供給體系,從土地規劃、適老化改造、服務標準、護理人員培養等方面做好要素保障,打破要素供給堵點和卡點。
此外,在提升優質要素聚集配置能力方面,官方支持試點地區以更加開放靈活的方式利用各類創新資源,提出加快推進國際先進技術應用、允許具有境外國際通行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按相關規定取得工作許可後提供專業化服務、深化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應用等任務,實現技術、人才、數據等關鍵戰略要素高效配置。
賦予土地資源更大自主權
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司長孔維東在發布會上表示,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原有工作基礎上繼續深化實踐探索,不斷提高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
據介紹,部分試點地區的探索內容包括,在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賦予試點地區更大的土地資源管理自主權,支持這些地區依據人口存量和變化趨勢來匹配新增建設用地;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
孔維東說,自然資源部將指導試點地區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積極探索、穩步推進,促進土地要素有序流動與節約集約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