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正值阿里巴巴集團迎來26周年之際,這家中國科技巨頭在杭州舉行了一場備受矚目的業務發布會。外界揣測多時的“神祕新業務”終於揭曉——高德地圖正式推出全球首個基於用戶真實行為數據生成的榜單系統:“高德掃街榜”。此舉不僅標誌著高德從導航工具向本地生活服務核心入口的深度轉型,更在業界掀起波瀾,引爆了與美團等平台的新一輪信任之戰。

與傳統依賴商家付費推廣或人工評測的排行榜不同,“高德掃街榜”的核心邏輯是“真實行為即信用”。該榜單完全基於數億用戶在高德地圖上的實際軌跡、停留時間、搜索熱度、點擊偏好等無感採集的動態數據,透過大模型算法進行加權分析,自動產出各城市、各區域的熱門美食、潮流打卡點與實惠消費場景推薦。
亞洲數字經濟科學院院長陳柏琿11日接受中通社訪問時表示,“掃街榜”的推出具有突破性意義。它不僅依賴用戶的到店、複購等真實行為數據,還引入芝麻信用和AI風控加權,形成了一套更難偽造、更可信賴的服務評價體系。這一舉措,有望有效緩解長期困擾餐飲行業的“刷單”“惡意差評”等問題,為優質小店和百年老字號帶來更公平的曝光和客流。
陳柏琿指出,高德正在從傳統導航工具加速轉型為“一站式生活服務平台”,而“掃街榜”將可能成為中國本地生活服務的新型流量入口。在此基礎上,阿里正嘗試通過地圖數據、支付信用和電商流量,構建起對標美團的完整生態。
巧合的是,美團旗下大眾點評同日宣布重啟“品質外賣”服務,進一步強化“真品質、真堂食、真評價”的核心優勢。依託龐大的履約體系和數億條真實評價數據,美團在鞏固其外賣市場護城河的同時,也試圖回應消費者對真實口碑與高品質供給的需求。
陳柏琿認為,兩大平台在官方“反內捲”背景下的新動作,標誌著中國平台競爭正在發生轉型:從單純的價格補貼戰,轉向以信任和質量為核心的競爭模式。這不僅意味著中小商戶將受益於更低的數字化門檻和更真實的客流,也表明平台經濟正在從追求規模走向追求質量。
他強調,從數字經濟的長遠發展來看,這一趨勢將產生四方面影響:一,推動實體經濟加速數字化轉型;二,促進平台經濟向健康化、可持續化演進;三,加速數據要素的價值化與AI技術的落地應用;四,提升消費者的決策效率與權益保障。
“這一輪競爭,不僅是商業攻防,更是中國數字經濟進入‘信任驅動’時代的重要標誌。”陳柏琿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