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具身智能機器人集群崛起 廣東2746家企業多場景應用-紫荊網

粵港澳大灣區具身智能機器人集群崛起 廣東2746家企業多場景應用

日期:2025-09-30 來源:香港新聞網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隨著“具身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粵港澳大灣區正以深圳、廣州、東莞為核心,加速打造全球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高地。從3D視覺傳感器到人形機器人多機協同,大灣區企業憑藉核心技術突破與製造業場景深度融合,正推動汽車、電子等支柱產業智能化升級。

廣東5個核心城市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2746家

以宇樹科技春晚人形機器人為標誌性事件,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大眾視野。

2025年,廣東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迎來爆髮式增長。政策層面,具身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廣東通過人工智能+機器人+專項行動,構建起覆蓋汽車製造、電子信息等領域的工業驗證場景網絡。技術突破上,強化學習與視覺語言動作模型(VLA)的應用,使機器人運動控制精度提升40%,3D視覺傳感器市場佔有率超70%。

這一階段呈現技術迭代加速、應用場景多元化、產業鏈協同深化三大特征,標誌著廣東正從傳統製造業基地向具身智能創新高地轉型。廣東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已形成全鏈條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呈現三核驅動、多點開花的空間格局。

據南方產業智庫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深圳、廣州、東莞是廣東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主要引擎。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廣東擁有眾擎機器人、優必選、樂聚機器人等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其中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5個城市共有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2746家,領先於上海(1103家)、北京(1052家);按城市排名,深圳(944家)、廣州(643家)、東莞(597家)、佛山(428家)、珠海(134家),在全國分列第三、五、六、十、十六位。

廣深莞產業聚集區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報告內容顯示,廣東在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應用場景,在汽車、電子信息、家電等戰略性支柱產業領域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工業場景應用。在應用場景適配探索方面,廣東打造出以深圳、廣州、東莞等地為代表、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聚集區。相較於其他區域,廣東的優勢在於將具身智能與支柱產業升級需求深度融合,形成全國最為密集的工業驗證場景網絡,把製造業場景資源轉化為技術升級的驅動力。數據顯示,深圳以68.60%位列全國首位,廣州(59.89%)、東莞(53.21%)均高於全國(49.61%)水平。以數字華夏培育供應商體系的歷程為例,過去公司供應鏈大多集中於長三角地區。自2025年起,70%的零部件已在珠三角地區尋得合格的供應商。

尤其深圳在多個核心零部件領域具有優勢。深圳在半導體、伺服電機、電池、連接器、傳感器、芯片、控制器等多個領域具有優勢,擁有華成工控(機器人控制系統、伺服系統)、奧比中光(機器視覺產品)等一系列代表性企業。以奧比中光為例,憑藉自研芯片和全棧式系統技術,其開發的高性能3D視覺傳感器以及機器人與AI視覺方案,在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在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的佔有率超過70%。

不同工業場景應用三大特點

對廣東出品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工業場景應用案例,研究報告顯示主要有以下發現:一是在產品形態上,投入應用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形態多樣,涵蓋人形機器人(足式、輪式)、機械臂、AGV、四足機器人等,分別應對不同的工業場景需求;二是在發展階段上,當前廣東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工業場景的應用尚處於“實訓”階段,以小批量部署試用為主,多數未實現正式的訂單交付;三是在應用場景上,重點應用於汽車、電子信息、家電等勞動力短缺或人力成本上漲的行業,從事的工作以上下料、分揀、搬運、質檢等總裝環節、物流環節為主。

數據顯示,廣東具身智能機器人前五大行業應用為:汽車(24.3%)、電子信息(18.4%)、家電(9.7%)、輕工(8.7%)、鋼鐵化工(5.8%)。從工業場景各個環節來看,應用於生產操作、物流配送的占比較高,分別達到40.8%和48.5%,重塑了高精度、多品種生產新範式,也實現了拆零揀選與搬運流程智能化、高效化。在安全管理、質量管理、產線優化上的應用目前相對較少,分別占6.8%、2.9%、1.0%。

來源:香港新聞網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安濤 校對:江心雨 監製:張晶晶
【紫荊直播】香港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六周年國慶文藝晚會
1200架無人機點亮灣仔海濱 慶賀祖國76華誕
23分鐘足本重溫|香港舉行國慶煙花匯演 3萬枚煙花閃耀維港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位黃岩島領海領空及周邊區域組織戰備警巡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