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斯提明確要求 特朗普稱未來48小時至關重要-紫荊網

哈馬斯提明確要求 特朗普稱未來48小時至關重要

日期:2025-10-08 來源:央視新聞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埃及城市沙姆沙伊赫(資料圖)

哈馬斯與以色列於當地時間10月6日、7日在埃及紅海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展開新一輪加沙停火談判,預計8日將繼續談判。本輪談判以間接方式進行,由埃及和卡塔爾作為調解人主持。

6日的談判重點是為雙方可能交換以色列被扣押人員和巴勒斯坦囚犯“打好基礎”。7日的談判中,以方被扣押人員仍是重點議題,除此之外,雙方還討論了以軍撤出路線等。

談判“艱難而複雜” 哈馬斯提出兩大要求

加沙地帶(資料圖)

接近哈馬斯的消息人士表示,本輪加沙停火談判仍然“艱難而複雜”。7日是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兩週年。哈馬斯當天發表聲明表示,該組織致力於實現全面永久停火和以軍從加沙地帶撤軍,但在停火協議中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保證人道主義和救援物資運送通暢、確保流離失所者返回家園、在由獨立技術官僚組成的巴勒斯坦機構監督下立即啓動全面重建進程,以及達成公正的交換被扣押人員協議。

消息人士說,哈馬斯尚未迴應以色列方面認為全面停火所必需的幾個條件,特別是與解除哈馬斯武裝和未來加沙治理有關的條件。該消息人士補充說,技術小組目前正在討論以色列代表團提交的以軍撤離區域的詳細地圖,以及以方計劃釋放的巴勒斯坦囚犯名單。此外,哈馬斯介紹了釋放以方被扣押人員的機制等設想。

加沙地帶(資料圖)

此外,總臺記者獲悉,哈馬斯代表團在7日的會談中提出兩大要求,一是以色列永久結束對加沙地帶的侵佔,這一點必須得到國際保障;二是將釋放剩餘以色列被扣押人員與以色列全面撤軍的時間掛鉤。

7日晚,在結束當天的談判後,哈馬斯首席談判代表哈利勒·哈亞表示,本輪與以方的談判“是為了進行負責任的談判以實現停火”。哈亞指出,當前目標是結束衝突、交換戰俘、釋放以方被扣押人員。哈馬斯方面希望建立確保永久停火的機制並“得到以方不再重啓衝突的切實承諾”。

關鍵問題存分歧 談判達共識難度大

按路透社等媒體說法,雙方都認可特朗普“20點計劃”的總體原則,即停火、釋放被扣押人員以及允許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地帶,但就部分關鍵問題難達成共識。

具體表現在:

哈馬斯擔憂以色列是否會承諾永久停火和全面撤軍。

另一個棘手難題則是以方一直以來重申要求哈馬斯解除武裝,但哈馬斯方面此前堅稱,除非以色列結束佔領、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否則絕不解除武裝。

此外,就釋放剩餘被扣押人員問題,哈馬斯方面將其與以軍全面撤軍掛鉤,但據以色列安全部門一名高級官員此前透露的消息,以軍不會在撤軍至加沙地帶所謂“黃線”的問題上妥協,全面撤軍將更難妥協。

“黃線”是指特朗普“20點計劃”中以色列的“初步撤軍線”。這條線與以軍9月開始大規模進攻加沙城之前,以軍在加沙地帶的控制線大致相同。當時,以軍控制加沙地帶約70%的土地。這意味着以色列完成“初步撤軍”後,仍將控制加沙地帶南部拉法市、汗尤尼斯市以及部分北部地區等大片土地。

卡土美三國代表團將加入談判

目前,卡塔爾、土耳其和美國的代表團已陸續抵達埃及沙姆沙伊赫,將於8日加入談判。

據埃及外長消息,美國代表團由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率領。據土耳其國家情報局消息人士透露,土方代表團由該國國家情報局局長易卜拉欣·卡林率領。卡塔爾外交部宣布,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將於8日上午前往沙姆沙伊赫,參加正在進行的新一輪加沙停火談判。

特朗普:未來48小時對達成協議至關重要

當地時間10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接下來的48小時對於巴以達成協議至關重要。特朗普是在與一名曾遭哈馬斯扣押的美籍以色列青年會晤時發表的上述言論。

特朗普與卡尼會談

此外,7日與加拿大總理卡尼會談時,特朗普表示,正在就加沙問題進行認真談判,他認為中東有可能實現和平。非常接近就中東問題達成協議,如果這項協議達成,他們將竭盡全力確保每一方都遵守協議。

聯合國人道機構呼籲立即停火併釋放人質

7日,聯合國人道機構在日內瓦呼籲立即實現停火,釋放所有被扣押人員,並加大人道援助力度以緩解巴勒斯坦民衆的苦難。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指出,過去兩年8000多次救援任務中,45%遭到以色列拒絕或受阻。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言人表示,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兩年來,已導致加沙地帶約6.1萬名兒童死亡或殘疾。加沙地帶平均每17分鐘就有一名兒童因衝突死亡或殘疾。在加沙地帶,每五名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早產兒,但當地缺乏必要設施來保障他們的生命安全,“孩子們不得不共用氧氣面罩才能活下去”。

世衛組織警告,加沙逾64萬人陷入災難級糧食危機,已有400例與營養不良相關的死亡病例。

兩年間 加沙局勢緣何一步步惡化?

本輪巴以衝突已經延續了兩年的時間。過去兩年間,巴以雙方的矛盾和衝突非但未能化解,局勢反倒螺旋下滑、愈發嚴峻。分析人士指出,有三方面關鍵因素尤其值得關注。

首先是以色列內政因素。本屆以色列政府在極右翼執政聯盟的把持之下,傾向採取冒進的軍事行動,堅持通過軍事手段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愈發將武力清剿哈馬斯明確列為第一要務。

其次,美國對以色列無底線偏袒使以方有恃無恐。美國持續對以軍援和提供軍備支持,放縱以色列在加沙升級軍事行動。除此之外,在國際多邊場合,不斷為以色列政策背書,在聯合國安理會多次否決要求加沙停火的相關議案。

最後,正義呼聲難破“叢林法則”。國際社會對加沙的支持主要體現為人道主義物資的援助,以及在國際多邊場合對以色列的批評和對巴勒斯坦的聲援。然而在國際多邊場合,由於美國的庇護,以色列無懼國際壓力,一意孤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被屢次踐踏,卻沒能讓以色列付出成本。長此以往,“叢林法則”在巴以局勢上成為普遍的行事原則,也導致衝突的延宕和國際調解的失能。

來源:央視新聞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桐 校對:郭孟琦 監製:連振海
台灣將建設“台灣穹頂”防空系統 外交部回應
【紫荊論壇】李子建:香港國民身份認同建設與愛國主義教育推進研究——以香港教育大學為例
菲律賓發生7.4級地震 或引發海嘯
故宮博物院,百歲生日快樂!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