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港:國際教育樞紐是從無到有,從有到蓬勃-紫荊網

周文港:國際教育樞紐是從無到有,從有到蓬勃

日期:2025-10-10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香港發展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特別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正值“從無到有,從有到蓬勃發展”的階段。周文港回溯,兩年多來,《施政報告》持續落地放寬“八大”錄取非本地生限額、預留商廈與酒店改裝宿舍、成立“留學香港專班”等舉措,讓政策鏈條貫通、跑出增長曲線。

2023_擔任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
周文港擔任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2023年攝)

早在2023年8月,他與團隊提交長達99頁的研究報告,參考英國、澳洲等五地經驗,建議放寬招生限額、增加宿位、發展大學城等;之後的《施政報告》相繼提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北都大學教育城”擴容至約90公頃,並推出“留學香港”品牌,標誌著“從無到有”的制度建設正在“由有到蓬勃”。在他看來,教育是帶動經濟與城市能級的上游活水: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現時發展呈現“高學生需求、高收入、高儲備”的“三高”趨勢,不僅強化知識型經濟基底,也對樓市與高端服務業形成正向帶動——為補足宿位缺口,周文港先行倡導並催生“城中學舍計劃”,以公私合營活化商廈與酒店,實現“教育需求—商廈活化—租賃市場健康”三重效益。

202508_擔任教育、科技、人才委員會顧問團成員
周文港擔任教育、科技、人才委員會顧問團成員(2025年攝)

進一步看,政策組合已由“擴容”走向“提質”。在招生端,特區政府把“八大”非本地生額外自資名額上調至“額外五成”,並同步優化宣傳與簽證便利;在供給端,透過規劃與建築管制“拆牆鬆綁”,為商廈、酒店改裝學生宿舍提供明確指引與時間表,降低社會資本參與的不確定性。

放眼未來,周文港主張,把“北都大學教育城”作為承接增長的主平台,形成教研、宿位、產業與社區一體化的功能布局,避免校地分散造成的協同成本。他強調,專上教育是“源頭供給”——先把學生、學者與研究資源留在香港,再透過實習、創科轉化與職專教育銜接,導入本地勞動市場,最終轉化為可衡量的經濟增加值與就業崗位。隨著“留學香港”品牌啟動、宿位缺口逐步填補與大學城項目明確化,香港的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地位將由政策藍圖轉為工程清單,為城市注入更具韌性與可持續的長期動能。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李博揚 監製:連振海
預計約140萬億元!中國經濟總量接連突破新關口
三位經濟學家分享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第八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司法高層論壇在香港開幕
全球首創!四大世界級IP集結 “維港海上大巡游”月底夢幻啟航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