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六周年,“香港科技創新界國慶活動”籌委會於2025年10月9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AI+ 新世代峰會》“產業創新·智慧治理”暨香港科技創新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六周年晚宴”。近千位香港科技創新界人士及社會各界嘉賓出席,超過80家科創企業及機構參與晚宴。

行政長官李家超:全力以創新科技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 “特區政府全力以創新科技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為香港構建新的實體經濟,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特區政府已先後推出三個100億元的計劃,分別為“產學研1+計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和“創科產業引導基金”。這不僅是資金的投入,更體現政府構建上、中、下游完整創科生態圈的決心,為香港匯聚全球創科資源和人才提供重要平台,鞏固香港科研優勢,加速科研轉化,驅動科技產業蓬勃發展。”他在上個月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進一步提出多方面措施,包括完善創科生態、加速新型工業化發展、推動AI發展及應用、新增創科用地、加快河套發展,以及深化國際交往合作。
另外,他補充:“除了推動本地的創科產業發展,我們亦積極把握區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國家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為香港創科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我們與深圳、廣州等大灣區城市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形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區域創科生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9月公布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榮登全球百強創新集群的榜首。這項成就,是國際社會對大灣區創新實力的高度肯定。我們立足大灣區,面向全世界。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我們會持續深化與大灣區城市的緊密合作,擔當好連通內地與世界的橋樑,全面發揮‘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作用,為國家建設科技強國的宏圖貢獻香港力量。”
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劉光源:努力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共贏地”
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劉光源副主任對科創界分享三點看法:“一是在國家科創發展中彰顯使命擔當。香港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技強國建設的征途上,香港科創界是一支獨特的力量,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二是在國家科創發展中把握重大機遇,國家為香港融入國家科創體系持續提供政策保障和便利措施,科技部近期還為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進一步夯實了香港的科技能力底座。在國家的堅定支持下,香港的創科發展迎來了黃金機遇期。三是在國家科創發展中發揮獨特優勢,希望大家發揮香港高水平大學和科研平台集聚優勢,努力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前沿科技的“策源地”;發揮全球科創資源的‘樞紐站’優勢,努力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高端人才聚集高地;發揮香港‘亞洲盛事之都’ ‘國際會展之都’優勢,攜手國內外頂尖科技工作者完善全球科技治理,努力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共贏地’。”
籌委會主席林偉喬: 聯手推動香港成爲國際領先科創中心
“香港科技創新界國慶活動”籌委會主席林偉喬SBS致歡迎辭,他表示 : “香港科技創新界一直以來爲推動香港科技發展不遺餘力,科技創新界國慶慶祝活動過二千同業一起參與,同時下午也舉辦了一場“AI+新世代峰會”驅動產業創新,積極發展智慧自理,香港憑著“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優勢,已設立16所專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發中心,成功培育多個初創企業,加速科研成果商業轉化。在普惠發展方面,本地研發的“港話通”聊天機械人將於年底面世,免費開放市民使用,推動全民應用Al。於協同治理方面,數字辦四月發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指引》,為技術開發者、服務提供者及用戶提供實務規範,應對資料洩露、模型偏見等風險,保障AI應用安全可靠且符合道德,好讓我們攜手推動創科的成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把握“AI產業化,產業AI化”的創科發展紅利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指出: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國家宏偉藍圖的引領下,香港科技創新界應乘勢而上,以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術為引擎,為國家繁榮作出貢獻。在發展AI方面,香港核心且獨特的優勢,正是“一國兩制”。數據是發展AI的關鍵元素,穩健的數據治理基礎至關重要。香港的司法制度、資訊流通、個人私隱保障及數據安全治理框架,有利香港吸納來自內地與世界各地的數據,助力本地AI發展。同時,數字政策辦公室制定與AI道德規範及數據治理的相關指引,鼓勵本地業界發展AI時平衡創新與道德責任,以安全、負責任的方式在香港發展和使用AI。
人才對推動創科發展同樣舉足輕重。香港擁有多間世界頂尖大學,其中共有5所大學在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學科領域中躋身全球前50名,為亞洲之首。“AIR@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匯聚過千名專才,而創科園區亦有近千家AI 企業落戶,加上我們剛於九月推出的30億元“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大大提升我們的研發實力。將於明年成立的“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更會進一步促進AI 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各項措施正強化香港成為國家培養最頂尖科研人才的搖籃,讓香港經濟產業再創高峰。
香港科技論壇籌委主席陳細明:加大推動人工智能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
香港科技論壇籌委主席陳細明指出,AI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特區政府更會加大推動AI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以“加強基建,推動應用導向”為策略,在重視防範安全風險的意識下,推進人工智能+發展,促進AI在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在各位創科業界同仁發揮積極推動下,助力人工智能在香港的創新研發和落地應用,賦能各行各業的智能化升級,同時推動人工智能治理的研討和指引制定,推動人工智能創新與穩健並行發展,讓人工智能在更為安全有序的環境中,通過使用者的負責任應用,為社會經濟帶來更大裨益。

《AI+新世代峰會》以“產業創新·智慧治理”為主題,涵蓋商務、設施及治理等範疇,深度探討人工智能在不同領域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期望各位投入參與,獲得啓發。希望通過這場盛會,為創科業界開通更大的協作空間,融通政產學研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全球AI發展樞紐,並以新質生產力貢獻國家的高質量發展。
“GenAI 世界大趨勢”及“企業級 AI 智能體助力應用開發與現代化”專題硏討 深入探討本港各行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效率
專題硏討環節,演講嘉賓圍繞AI發展最後一公里及人工智能應用如何助力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發展,並深入探討了政府服務、金融、零售、製造等行業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和落地應用。各專家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如何顯著提升企業的效率,峰會主題演講嘉賓香港理工大學楊紅霞教授表示:“全面開源:推開AI的普惠之門—— 成為業界開源第一例提供端到端FP8低比特訓練全家桶(預訓練和後訓練),這不僅是技術的一次顛覆,更是算力民主化的里程碑。它將昂貴、稀缺的算力資源轉化為觸手可及的公共能力,讓AI的創造力不再是少數巨頭的專屬,而成為人人可及、人人可用的生產力引擎。”
中電金信境外交付事業部總經理周進洋指出,人工智能正重塑金融與企業軟件開發的新格局。結合AI建模、編碼與測試Agents,可大幅提升研發效率與品質,推動軟件現代化。中電金信港澳事業部總經理朱巧琳則分享,AI在金融場景中的應用正實現智慧風控、決策加速與體驗升級,展現產業創新與智慧治理的實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