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更多
紫荊號 更多
陳勇:嚴防密緊守應對本地傳播鏈和國外新變種的雙重夾擊
本港社會剛剛走出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陰霾,隨著社交距離逐步放寬,市場經濟得以復甦、市民得以從長期抗疫的疲軟心態中「喘口氣」。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日前有專家推測本港將在6月迎來第六波疫情的爆發,對此說法眾說紛紜,甚至有人直批該言論「引發市民恐慌」。筆者認為,恐慌心態的起因是缺乏了解,結合國內外疫情走勢和抗疫形勢,客觀地分析數據、科學地看待疫情,並採取有效預防疫情爆發的各項措施,如此才能真正避免市民恐慌、有效保障港人健康。 「內防反彈」 嚴防本地隱形傳播鏈 本港第五波疫情從今年1月爆發,至今連續多日維持在單日確診病例二百多例的狀態,相較最高峰時期單日新增確診幾萬例,疫情確實是有所回落,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暫時未見疫情的進一步擴散,但當確診數字持續維持在一定水平未有回落時,說明本地一定存在不少隱形傳播鏈。從近日新增確診來看,「星月樓」、「御善私房菜」等群組的傳播,說明伴隨著防疫抗疫措施的放寬,病毒有了更多機會在本地社區中悄無聲息地繁衍和傳播。 那麼是否有必要突然收緊防疫抗疫措施呢?筆者認為,市民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來現今這一刻,和家人共度佳節、約上許久未見的三五好友在這沉悶冗長的抗疫生活裡把酒言歡,受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終於得以復工,「手停口停」的打工仔終於可以不再依賴政府援助,靠雙手搵食……此時收緊,恐會讓一切復甦戛然而止。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政府需要根據疫情發展隨機應變,做好一切準備,不斷加強強制檢測的範圍、提升能力,對確診者實行「早發現 早隔離 早治療」方案,加強對病毒的追蹤功能,查找並及早斬斷本地隱形傳播鏈等等,如此才能在放寬防疫抗疫措施的前提下,遏制本地疫情的爆發。放寬防疫抗疫措施來之不易,市民更要倍加珍惜,切勿因為放鬆警惕而「大意失荊州」。 「外防輸入」 死守外國新變種入侵 歐洲疾控中心日前將Omicron亞變種病毒BA.4和BA.5列入「高關注變異株」,根據其發佈的報告,新變種病毒可避開由感染或接種疫苗帶來的免疫保護,進而導致感染風險增加,預料未來少則幾星期,多則幾個月,歐洲病例將激增。專家擔憂一旦BA.4和BA.5侵入本港,恐引起第六波疫情。 回顧本港前五波疫情,皆因輸入病例流入社區引起爆發,各界多次強調「外防輸入」一定要嚴謹、一定要滴水不漏,奈何變種病毒的傳播力愈來愈強,對「外防輸入」工作的要求愈來愈高。政府早前因應疫情放緩,取消針對九國的「熔斷機制」,惟國外普遍採取對疫情放任不管的「與病毒共存」模式,相信將淪為新變種病毒不斷繁殖的溫床。從最近的疫情走勢來看,單日新增200多例中,輸入病例佔三四十例,比重並不低。對此,為了防止亞變種病毒BA.4和BA.5傳入本港,一定要嚴防緊守,政府要隨時關注國外疫情變化,適時調整針對海外抵港人士的各項措施,將病毒拒之門外,這是最重要亦是最省事的一步,否則輸入病例流入社區,一傳十、十傳百,後果不堪設想,屆時全港社會又將重蹈第五波疫情覆轍,投入諸多資源,耗費人力、物力、財力不說,750萬香港市民的生命將再次受到威脅,代價之慘痛,不容鬆懈,政府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防止爆疫悲劇再度上演。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2022-05-17 0
郭靈:認可醫學院名單須包括內地
為解決困擾本港已久的醫生短缺問題,港府去年修例,放寬引入海外醫生來港執業條件,並成立特別註冊委員會,制訂認可醫學院資格名單。首批符合資格的醫學院名單近日出爐,囊括了全球27間著名院校,意味著未來在這些院校畢業的港人醫生可申請特別註冊,在本地公營醫療機構工作滿5年後,就能毋須再通過執業資格試註冊執業。 惟在首批公佈的名單中,不但未有任何一間內地醫學院上榜,且亞太區內的醫學院亦是鳳毛麟角,加上名單審定時間過長,難以在短期內有效地紓緩本地醫療系統的壓力。因此港府在加快評審速度的同時,亦要考慮進一步擴大認可名單,並將內地醫學院納入名單,否則本港「醫生荒」問題難見改善。 要知道,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突顯出了各國醫療系統及醫護人手的問題,各國政府對醫護人才變得求才若渴,因此現時港府不能「歎慢板」,而是要與其他國家「搶人」,通過降低海外醫生來港執業門檻和提高誘因來吸引海外醫生人才來港。同時間,第五波疫情反映出,內地醫療資源及人才是香港醫療系統最大靠山,因此未來港府應研究如何善用內地的醫療資源和人才,來解決本地醫療系統所面對的困境。 據悉,特別註冊委員會的評審準則是,須與中大和港大醫學院的國際知名度或排名、教學課程相近,教學語言是英文更佳。而首批名單又以牛津、劍橋等世界名校掛帥,亞洲區僅新加坡國立大學上榜,予人門檻過高之感同時,亦似有重歐美輕亞洲之感。 事實上,無論是內地的北大、清華,還是日本的東京大學或韓國的首爾大學,都擁有世界知名的醫學院,因此評審時不能因循守舊,只以冰冷的國際排名、課程和教學語言作為準則。其實,內地醫生援港抗疫期間的優異表現,已經改變了不少市民對內地醫生的刻板印象和偏見,若政府能把握機會,及早承認內地院校醫生和護士來港執業的資格,便能吸引大量內地醫生、護士來港工作,有效地緩解本港前線醫護長期人手不足問題。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香港資深傳媒人
2022-05-16 0
陳勇:如何令新一屆政府效益 百日內明顯見成績及提升每一位公務員效能
公務員奉「按本子辦事」為圭臬,為市民所議久矣,尤其是在抗擊疫情上。每當事情進展至實行階段,卻時常受阻於一些無關核心的「規章」,而頗多部門和部分公務員卻甚少運用其智慧與魄力,多寧願選擇遊走於模糊處,而非勇於突破困難,取得快速成果。 值此之際,選舉制度漸臻完善,愛國者治港的格局陸續展開,公務員制度及內部文化若不與時俱進,不但無法符合市民期望,亦阻礙新一屆特首大刀闊斧,帶領香港由治及興。 新一屆候任特首李家超超哥已於 5 月 8 日圓滿順利當選,其政綱第一部分即著墨於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可謂綱舉目張,點出改革關鍵。「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單靠有魄力解決問題的公務員隊伍而沒有與時俱進的績效獎懲制度,又怎能達到良政善治?反之亦然,故需並舉兩者。 我們喜見李家超超哥政綱兼具二者,既強調培養團隊精神,亦有制度變革。在此拋磚引玉,分別就改善制度及內部文化提出淺見。 制度方面,要由「規章為重」轉為「結果為重」,著眼為民解困,就要首重市民與地區服務者對結果的反饋,並以此為獎懲的準繩。很多部門與市民密切接觸,如運輸署、食環署、房屋署等,市民口碑猶其能反映相關人員為市民排難解紛的熱誠及方法。 同時,獎懲機制和結果宜定期公諸於眾,促使市民踴躍反饋。為民解困固然重要,但不可忽視解困過程中的全程溝通。新一屆政府宜審視部門回覆個案的全流程,確保公務員能一步步向市民展示進度。據悉,有些部門回覆個案的流程欠妥,市民心急如焚,卻遲遲未有回音。部分曠日持久的個案,如建議增設社區設施,即使部門應允落實,往往沒有定時匯報,只概略交代竣工時間。工程延誤時,更不會另函通知。即使最終能解決問題,卻難讓市民信服。如真正為民,何必吝嗇於交代?短期內要令市民感到政府效能明顯提升,這更是重要舉措。 至於使公務員內部文化煥然一新,士氣高昂,部門首長更負有重大責任,必當身先士卒。一直以來,有評論政府以至建制派均側重實幹而較弱於宣傳。李家超超哥提出「不分你我,積極互補」的公務員團隊精神,部門首長不但要身體力行,更要善於向大眾「展現」。新時代便該善用新科技,聘請專業人士,針對不同受眾宣傳,務求向社會上下傳達訊息:「我們公務員團隊現正變得更優秀了﹗」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2022-05-13 0
紫荊
香港七月起發行慶祝特區成立25周年紀念郵票 即日起可預訂
2022年05月21日推廣
香港島婦女聯會祝賀李家超獲中央政府任命為香港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
2022年05月21日紫荊
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電影《一樣的天空》在港舉行發布會
2022年05月21日紫荊
1100名香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入職——在更大舞台綻放多彩青春
2022年05月21日紫荊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慶祝活動巡禮
2022年05月21日Bauhinia Magazine
Allan Zeman: These are the things I call "soft power"
2022年05月21日紫荊
外交部駐港公署:歐盟涉港報告顛倒黑白詆譭香港
2022年05月21日紫荊
特區政府批歐盟涉港報告內容失實:促停止借香港事務干預國家內政
2022年05月21日紫荊
第四針開打!18至59歲香港市民今起可“即日籌”打第四針
2022年05月21日紫荊
香港中聯辦:對李家超獲任命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表示祝賀
2022年05月20日紫荊
國務院港澳辦祝賀李家超獲任命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
2022年05月20日紫荊
國務院全體會議決定任命李家超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
2022年05月20日紫荊
《深港合作大趨勢下北部都會區的交通基建、房屋醫療、地區設施和有利原區就業的經濟發展研究初探》發布暨研討會在港舉行
2022年05月18日紫荊
鄧炳強:23條立法務求切合香港實際
2022年05月18日紫荊
立法群英再出發(三十三)——專訪周文港
2022年05月17日紫荊
行政會議今審議通過特區政府架構重組方案 架構變三司十五局
2022年05月17日紫荊
本周四起香港如期放寬第二階段社交距離措施
2022年05月17日紫荊
“老友記”中的不捨粽香——探訪澳門老字號
2022年05月17日紫荊
瑞典正式決定向北約提出加入申請
2022年05月17日紫荊
香港特區政府明起更新認可疫苗接種紀錄地區名單
2022年05月17日紫荊
林鄭月娥:DSE順利完成所有筆試 感謝工作人員努力
2022年05月15日紫荊
陳茂波:只要疫情穩步受控 本港經濟可望回穩及稍有增長
2022年05月15日紫荊
外交部:紫荊研究院最新民調充分說明香港社會廣泛認同特區新選舉制度 高度認可行政長官的人選及其施政綱領
2022年05月13日紫荊
港元匯價觸發弱方兌換保證 香港金管局買入15.86億港元
2022年05月13日紫荊
香港中小企收益指數顯著上升
2022年05月13日紫荊
上環星月樓28人染疫 西環邨22宗個案
2022年05月13日紫荊
財經界人士: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會動搖
2022年05月13日紫荊
香港第三劑新冠疫苗接種率達五成
2022年05月13日紫荊
澳門調整香港來澳人士入境防疫措施
2022年05月13日紫荊
星空有約丨銀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張照片面世
2022年0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