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 更多
陳勇:儘快建立由香港特區政府主導的永久性、高水平“中國香港抗戰歷史紀念館”和“中國共產黨展覽館”
文|陳勇國家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剛走過百年奮鬥歷程,帶領中國人民取得多項舉世矚目的成就,並正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習近平總書記於二十大報告強調“團結奮鬥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而且“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香港同胞身為中華民族一員,必須加深認識國家歷史和現狀,進而增強使命感和認同感,更自覺為國家貢獻己力。 要認識國家近代史,中國香港抗戰史無疑是最合適的切入點之一。香港在這方面的歷史資源十分豐富,有大量有跡可尋的生動史料,更容易引起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共鳴,讓他們更深刻體會國家和香港曾遭受的苦難,明白當今和平的來之不易而倍加珍惜。 現時,部分中國香港抗戰史料臨時性地分布於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以及由民間籌備並於最近開幕的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但尚沒有由特區政府主導而以中國香港抗戰史為題的永久性、高水平專門博物館。 此外,中國共產黨是理解中國與中國香港近代史的要素,領導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於日軍入侵和英軍僅抵抗十八日後即投降的危急關頭,擔負重任,保家衛國,抗擊日寇,得到人民支持,最終同全國人民一起取得了抗戰勝利。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香港市民有必要認識、了解,繼而擁護、愛戴中國共產黨。香港目前缺乏由特區政府主導且具規模的永久性、高水平博物館,令市民未能系統地接觸正規的中國共產黨史料。 早前在特區政府公布的《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康文署旗下博物館的數目增加至19間。為加強國民教育,筆者盼望中央政府支持並指導特區政府儘快把其中一間設為由官方主導的永久性、高水平“中國香港抗戰歷史紀念館”,共同認證並整合分布於香港各處的抗戰史料,促進市民全面認識相關歷史;另一間則設為由官方主導的永久性 、高水平“中國共產黨展覽館”,展出共產黨的理念、成立背景、奮鬥歷史及成就,並定期舉辦各種課程和活動,組織各界市民——包括全體公務員及學生參與,讓港人準確而深入認識國家執政黨。 設立這兩所官方主導的永久性、高水平博物館,想必能向市民說出美好而真實的中國故事,事半功倍地增強他們的使命感和民族認同感,共圓中國夢。 (作者係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2023-09-28 0
周厚立:強化大灣區人才交流 促進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發展
文|周厚立為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從事科研學術交流活動,促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內地出入境管理局決定,自2023年2月20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政策。此政策再次體現中央用切實到位有力的行動,為內地優勢人才來港科研、交流創造便利條件。 香港人才流失問題嚴重,行政長官李家超針對香港嚴峻的人才流失問題,提出一系列招攬“高端人才”的措施,包括開通“人才服務視窗線上平台”,又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又稱“高才通”計劃)。目標是每年招募至少3.5 萬名高薪人士或是具有世界百強學歷的人才。項目反應積極,以“高才通”為例,截至本年初接獲7,417宗申請,5,799宗已獲批,可見香港對內地人才有相當的吸引力。 但港府“搶人才”相關措施,未足以彌補過去兩年香港流失的約14萬人口。港府“搶人才”相關措施,加上中央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政策,才可以緩解香港人才荒。 由於香港缺乏新興產業,故必須有傾斜性的產業政策,才會讓人才見到發展機遇,這也包含人才政策。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政策,包括6類內地人才可以申請辦理往來港澳人才簽註,他們包括以下幾大類別:傑出人才,即對灣區建設發展作出重大突出貢獻或者灣區急需的頂尖人才;科研人才,即灣區科研機構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文教人才,即灣區高等院校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衞健人才,即灣區副高級職稱以上衞生健康專業技術人才及衞生研究人才;法律人才,即參與在香港、澳門法律仲裁程式的內地仲裁員,處理內地與香港、內地與澳門投資爭端的內地調解員等;其他人才,即由灣區人才、科技主管部門認定的高層次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 這6類內地人才,正是香港最需要的新興產業人才。6類內地人才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單獨或者同時申請辦理赴香港人才簽註和赴澳門人才簽註。經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依法審批,6類傑出人才可以獲發有效期5年的人才簽註,科研、文教、衞健人才可以獲發有效期3年的人才簽註,法律、其他類人才可以獲發有效期1年的人才簽註。人才簽註持有人可以在簽註有效期內多次往來港澳地區,每次在港澳停留不超過30天。 人才是創科發展的關鍵。國家一直重視科技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深化內地與香港的科創合作關係,以便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中央的惠港科技政策,例如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列為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台之一,最近又出台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都是旨在促進兩地創科資源要素的跨境流通,包括人員、物資 、資金和資訊,發揮好香港“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 筆者歡迎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註政策的各項措施,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植根香港,吸引生力軍積極投身香港創科事業,推動產學研創新融合,積極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服務國家所需,成就香港建設為“十四五”規劃下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及智慧城市,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機遇,為香港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構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為國家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作出貢獻。 (作者係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2023-09-27 0
視頻 更多
紫荊號 專欄 更多
紫荊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招待會在京舉行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2023年09月28日紫荊
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2023年09月28日紫荊
十二部內地出品的優秀電影今起在港多地放映
2023年09月28日紫荊
“亞運會現場的BGM,都唱進了我的心坎裡”
2023年09月28日紫荊
“2023月圓中秋——中秋文化香港專場活動”亮相香港饒宗頤文化館
2023年09月27日紫荊
【紫荊專稿】中國服貿會:開放引領發展 合作共贏未來
2023年09月27日紫荊
【紫荊專稿】第十次上合組織成員國司法部長會議 開啟法治交流合作新征程
2023年09月27日直播回看
直播回看|中秋可園——嶺南生活美學錄
2023年09月27日直播回看
直播回看|2023月圓中秋——中秋文化香港專場活動
2023年09月27日紫荊
【紫荊直播】國台辦舉行例行記者會
2023年09月27日紫荊
許正中:冀聯合出版集團續寫下一個35年嶄新篇章
2023年09月26日紫荊
馬會馬術隊勇奪中國香港歷來首面亞運會盛裝舞步團體銅牌 創下馬術新里程
2023年09月26日紫荊
香港中秋燈會亮燈 市民賞燈迎中秋
2023年09月26日紫荊
國乒女團,五連冠!
2023年09月26日紫荊
“雲端”俯瞰鵬城壯美風光 深港澳媒體感受深圳改革開放豐碩成果
2023年09月26日紫荊
國際觀察丨北溪“疑雲”一周年 為何真相仍難明
2023年09月26日紫荊
前海:與港澳“互哺”,促大灣區“融合”
2023年09月26日紫荊
杭州亞運會 | 薩馬蘭奇:習主席是奧林匹克事業的重要夥伴
2023年09月26日紫荊
全國政協辦公廳、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務院僑辦、國務院港澳辦、國務院台辦、中國僑聯聯合舉行國慶招待會 王滬寧致辭
2023年09月26日紫荊
【紫荊直播】乘着高鐵看灣區!廣汕高鐵正式開通
2023年09月26日紫荊
李家超:香港助力國家體育發展 是參與者也是促成者
2023年09月25日紫荊
【直播】2023年海峽兩岸同胞護駕湄洲媽祖金身巡安莆田活動
2023年09月28日紫荊
“2023月圓中秋——中秋文化香港專場活動”即將在港臻美呈現
2023年09月24日紫荊
第19屆亞運會正式開幕 李家超到場為中國香港代表隊加油打氣
2023年09月23日紫荊
多圖丨第19屆亞洲運動會開幕
2023年09月23日紫荊
“潮起亞細亞”杭州亞運會今晚開幕
2023年09月23日紫荊
深港兩地辦公網絡再提速 加快前海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2023年09月21日紫荊
揭秘!快收藏這份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指南
2023年09月23日紫荊
香港海關偵破利用漁船走私活龍蝦及冰鮮海產案件
2023年09月23日紫荊
李家超:“八八戰略”是發展的金鑰匙 浙港兩地強強聯手定能續寫新篇章
2023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