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開放聯盟成立-紫荊網

生命科學開放聯盟成立

日期:2025-08-13 來源:中國教育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l_cb20250812211713332012

812日,由內地與港澳15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發起的生命科學開放聯盟,在香港宣告成立。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西湖大學、深圳醫學科學院9所內地高水平大學和新型研究機構的主要負責人,與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澳門大學6所港澳大學校長,共同啟動聯盟建設。聯盟旨在引領推動生命科學領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打造全球創新網絡和人才培養高地,促進國際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加強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範式變革、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同為造福人類健康以及應對糧食危機、極端天氣等全人類挑戰發揮重要作用。

當今世界,開放合作是推動科學進步的根本動力。社會需要突破學科邊界、產教壁壘,融合創新,讓全人類能共享新知識、新成果、解決健康威脅的生命科學。聯盟將匯聚內地和港澳教育、科研、人才優勢力量,為海內外打造一系列優質公共產品。以“主刊+子刊”形式建設生命科學領域高水平期刊,利用區塊鏈等新技術籌建學術預印本發布平臺,主刊Vita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出版、西湖大學牽頭,依托聯盟各成員單位建設,邀請Cell Research期刊原主編李黨生教授和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教授擔任新刊Vita主編。建設科研數據國際開放生態,重點解決數據合規流動與合作使用、不同來源數據的易用性問題。依托並發揮我國高質量生物資源庫平臺和體系優勢,為各界提供便捷的支持服務。還將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金融、開放疊加優勢,加快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大灣區中心建設,探索內地與港澳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機制。

啟動儀式上,聯盟還發布了《生命科學的全球開放與合作倡議》。聯盟代表中國生命科學界向全世界同仁倡議,全面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放科學建議,加強合作育人、協同創新、資源共享、促進轉化,共同促進人類的健康與福祉。 

聯盟將依托復旦大學設立秘書處,依托香港科技大學設立香港代表處,下設若幹專門委員會,深入推動專項合作。

來源:中國教育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但紅玲 校對:黃沛臻 監製:廖國良
續簽率54% 孫玉菡:高才通每年為香港帶來約340億元直接經濟貢獻
香港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3.1% 全年增長預測維持2至3%
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十次外長會在雲南舉行
俄美總統會晤即將在安克雷奇舉行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