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天氣濕熱的時候,許多人雙手開始出現惱人的透明小水泡——手指側邊密集分佈,手掌心星星點點,伴隨鑽心瘙癢。這些看似普通的水泡實則是“汗皰疹”作祟,而非很多人以為的“濕氣重”導致。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手部濕疹,汗皰疹在濕熱季節發病率驟增,給患者帶來極大困擾。海口市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王薇為您支招,助您擺脫手上水泡的煩惱。
汗皰疹是一種發生在手掌、手指側面及指端的複發性水皰性皮膚病,屬於濕疹的特殊類型。醫學研究表明,其發病機制與皮膚屏障功能缺陷密切相關:當皮膚角質層結構不完整時,外界刺激物更容易滲透,激活真皮層的免疫細胞。這些“過度警覺”的免疫細胞釋放炎症介質,導致表皮內出現海綿水腫,最終形成肉眼可見的小水泡。
遺傳因素在發病原因中扮演重要角色,家族中有濕疹、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病史者患病風險更高。環境誘因則呈現明顯季節性特徵:夏季人體出汗量增加,手部汗腺導管堵塞使汗液瀦留;同時高溫環境加速鎳、鈷等金屬離子釋放(常見於首飾、餐具),這些物質作為過敏原可誘發免疫反應。精神壓力影響免疫調節,也是重要觸發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洗滌劑中的表面活性劑、化妝品中的防腐劑等化學物質,會直接破壞皮膚屏障,成為汗皰疹的“催化劑”。
汗皰疹的治療需遵循“分級處理”原則,根據症狀嚴重程度選擇合適方案。在水皰發作期,局部冷敷是快速止癢的首選措施:使用硼酸溶液或者生理鹽水浸濕紗布,濕敷患處20分鐘,可有效緩解症狀,幫助收斂滲液。若水皰未破潰,爐甘石洗劑能加速皮疹乾涸,收斂、止癢。
外用糖皮質激素是控制中重度炎症的一線藥物,可遵照醫囑短期使用,效果明顯,但切記勿長期大面積使用。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適合皮膚的嬌嫩部位,適合長期維持治療的患者,副作用較小。當出現廣泛皮疹伴劇烈瘙癢時,口服抗組胺藥成為必要選擇,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突然停藥導致病情反彈。
汗皰疹的治療難點在於高複發性。要徹底告別汗皰疹騷擾,關鍵在於預防一切誘發因素。首先,無論是否在發作期,都要護手。選擇無香料、無色素、低刺激的保濕霜。其次,洗碗、洗衣、打掃衛生等接觸清潔劑、化學溶劑時,務必戴上內襯棉布的防水手套(避免橡膠直接接觸皮膚)。洗完手及時擦乾,尤其是指縫。最後,如果反反覆覆總不好,建議去醫院做斑貼試驗,找出可能的接觸性過敏原,以後盡力避開它們。
最後,王薇提醒,雖然汗皰疹不會傳染,但嚴重病例可出現指端皮膚剝脫、甲營養不良等併發症,影響手部精細動作。未經規範治療的患者中,一部分會發展為慢性濕疹,出現皮膚苔蘚樣變。因此當水皰面積超過手掌1/3、伴隨劇烈疼痛或膿性滲出時,應立即就醫,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