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四代裝備領銜 九三閱兵展中國強軍新圖景-紫荊網

新型四代裝備領銜 九三閱兵展中國強軍新圖景

日期:2025-08-21 來源:香港中通社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今年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將迎來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盛典。這場以“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為時代背景的閱兵,不僅是中國人民軍隊向建軍百年目標奮進的嶄新亮相,更是一次集中展示解放軍新一代武器裝備體系化發展成果的戰略窗口。

新华全媒+|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1)XxjpsgC007034_20250820_PEPFN0A001

據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少將副局長吳澤棵在8月20日國新辦發布會上透露,本次閱兵所有受閱武器裝備均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其中以新型四代裝備為主體的編組模式成為最大亮點。新型坦克、艦載機、殲擊機等裝備按作戰模塊進行編組,首次以體系化作戰的形態公開展示,凸顯解放軍聯合作戰能力的飛躍式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佔比顯著提升,部分陸海空基戰略重器、高超聲速武器、無人作戰系統等尖端裝備將首次對外展示。軍事專家宋忠平對香港中通社表示,這標誌著解放軍武器裝備發展又邁上新台階,此次閱兵展現的高新技術裝備較多,值得留意。

閱兵編設的45個方(梯)隊中,無人智能裝備和網電作戰力量的加入尤為引人注目。陸上、海上、空中系列無人平台與反無人系統,以及定向能武器、電子干擾系統等新型作戰力量的亮相,直觀呈現了解放軍在新域新質戰力建設方面的突破性進展。

這種力量結構的重構同樣體現在編組模式上:裝備方隊按實戰化聯合編組原則,劃分為陸上作戰群、海上作戰群、防空反導群、信息作戰群、無人作戰群、後裝保障群和戰略打擊群等模塊,充分體現了現代戰爭多域融合、體系對抗的特點。

從裝備發展脈絡看,此次閱兵是繼2019年國慶閱兵後新一代武器裝備的集中展示,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展示的重點從單件裝備性能躍升轉向整體作戰體系融合。這種轉變印證了解放軍建設重點從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向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戰略轉向。宋忠平指出,這本身就是解放軍建軍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之一,就是為了實現由單一裝備、單一軍種、單一兵種向集成化、集約化,同時向合成化以及聯合作戰能力這個方向進行發展。

70分鐘的閱兵時長內,45個方(梯)隊的編排既考慮了觀賞性,更注重作戰實效的呈現。空中梯隊採用模塊化、體系化編組,預警指揮機、殲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的協同展示,構建出現代化空中作戰體系的完整圖景。

目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完成。閱兵將動用上萬人,要實現整齊劃一、精準協同,如同組織一場戰役。宋忠平表示,相比以往,這次閱兵的準備時間較短,但得益於科學訓練手段,如北斗定位、智能評估系統和模擬仿真技術,訓練效率顯著提升,同時閱兵本身也是用兵的一個重要體現。

分析認為,當前國際局勢背景下,這場閱兵既是對中國防禦性國防政策的直觀詮釋,也是對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決心的莊嚴宣示。通過公開展示國防現代化建設成果,中國向世界傳遞始終做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堅定承諾。

來源:香港中通社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梅肯 校對:劉雨晨 監製:郭孟琦
新一份施政報告9月17日發布 李家超落區聽取市民建議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組織第28次建制單位輪換
香港特區政府頒授紀念章表彰抗戰英雄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起舉行東江水供港60周年展覽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