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副刊|刺青-紫荊網

文化副刊|刺青

日期:2025-08-29 來源:地區報《港紙》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申怡萌(中大專業進修學院學生)

我手背上有個燙傷後留下來的疤。我一直想找機會在上面刺青。

很小的時候奶奶帶著我生活。我在村裏追雞趕鴨,上樹摘棗,免不了磕傷碰傷。每次受傷就跑到奶奶懷裏放聲大哭,奶奶只好講故事哄我。村裏空氣好,看得見更廣闊的星空,她說:“星星都是過世的人變的,有一天奶奶也會變成星星,一直、一直看著你。”

得知奶奶病危時我在讀中學,天旋地轉間我聽不見任何聲音,只覺得呼吸都有刀片劃過喉嚨似的。午後的陽光太刺眼,我的眼淚落下像是流星一瞬間劃過白晝。

她的葬禮我從始至終沒掉一滴眼淚。我彷彿一個無關緊要的旁觀者,沉默地磕頭上香。一磕頭,香灰落到我的手背,我燙得一激靈,香灰好像穿透了我的肌膚,順著我的血液攀爬至心臟,再經過血循環蔓延至我的四肢百骸。直到葬禮結束我才有空看傷口,只見留下了一個白色的圓點,像是星空深處的一顆不耀眼的星星。

刺青師先是用酒精棉片給我要刺青的皮膚消毒,冰涼的觸感像是能稍微蓋過灼傷。紋身針刺進我皮膚的清楚痛感使我瞪大了雙眼,像是去醫院抽血,護士沒找準血管,不停反覆拔插。我只是默默咬緊牙關,看血沿著星星的輪廓滲出,看星星越來越清晰,最後一顆完完整整的星星就留在我的手背上。

我不太擅長回憶。有時不去想,讓時間的沙土蓋住痛苦,人就可以假裝無事發生一樣繼續生活。但我不甘心,我不甘心火燒去一切遺物,也害怕手背上的傷口消失,我要做些甚麼來挽留,就算是為了彌補我沒能見到她最後一面的悔恨。

不過我可能還是太自私了,我把她從夜空中用一滴未流的淚強行留在我的手背上。我不知道我這麼做她是否不高興,總之,我奶奶一次都沒來我夢中。

來源:地區報《港紙》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郭孟琦 校對:江心雨 監製:姚潤澤
這份來自天安門的邀請函,歷任香港特首都收到過!
教育部發布2025年第3號留學預警
有片|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大型無人機匯演在港舉行
香港特區政府舉行典禮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