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專稿】北都起宏圖 香江譜華章-紫荊網

【紫荊專稿】北都起宏圖 香江譜華章

日期:2025-09-30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本刊編輯部

當金風拂過尖東海傍,鮮豔的五星紅旗與紫荊花旗交相輝映,新中國七十六華誕的喜慶氛圍洋溢在香江的明麗秋光裡。在這舉國歡慶的時刻,本屆特區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帶著市民期盼如約而至,為香港的發展勾勒出清晰而堅實的藍圖。

這份以“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為主題的施政報告,聚焦“強優勢、補短板、惠民生”,將一系列舉措落到實處。從成立行政長官牽頭的“北都發展委員會”,到籌設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從推進3萬套“簡約公屋”建設,到打造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鏈,每一項政策都直指香港的發展痛點與民生需求,是對“由治及興”的有力回應。

香港發展成就的最新數據,也為這份施政報告增添了亮麗的底色。在《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重返全球第三位;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裡,“深港穗”集群首次躍居百強創新集群榜首。金融領域更是成績斐然,截至今年8月底新股集資額累計達1,350億港元,全球排名第一,而在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維持世界第三位,在亞太區繼續居首。人才方面,超23萬人才已通過各項計劃來港發展,高才通計劃續簽率達55%,95%獲批者月薪高於香港收入中位數。創科領域同樣亮點紛呈,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在港落地,河套香港園區首三座大樓迎來生命健康、微電子企業入駐;全港首間大型電動車電池回收設施明年將在環保園啟用,28個氫能試點項目涵蓋巴士與加氫站,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鏈正聯動大灣區布局。

《施政報告》的深意,不僅在於總結過去的成就,更在於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搭建長效框架。北部都會區建設有了具體的機制和法律保障,古洞站與洪水橋站工程有序推進;30億港元“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將吸引全球AI頂尖人才匯聚,“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申請門檻下調至1.5億港元,為產業發展精準鋪路;民生領域也不斷傳來好消息,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從6.1年縮短至5.1年,今年底將有1萬套“簡約公屋”啟用,第三所醫學院籌備進入最後階段。

報告中“出海專班”的設立,更是體現了香港對接國家戰略的主動。專班與沙特公共投資基金合設10億美元基金,支持企業拓展中東市場,同步深化與東南亞交易所合作,以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鞏固債券中心地位等舉措,築牢聯通全球的國際樞紐;整合駐內地辦事處及貿發局等資源,組建一站式平台提供跨境結算、財資中心設立等服務,配合已成立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夯實服務國家開放的超級聯繫人角色;聯動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等基建,圍繞港深西部鐵路建設與港珠澳大橋“無感通關”試點推進,打造驅動大灣區協同的核心引擎。在國際、國家與區域發展中,香港的樞紐價值愈發凸顯。

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亦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這份施政報告既是香港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加快邁向“由治及興”的進程表,也是香港與國家同頻共振、搶抓時代機遇的新起點。在“一國兩制”的保障下,香港正以堅實的步伐,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邁進!

(本文發布於《紫荆》雜誌2025年10月號)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孫藝寧 監製:張晶晶
中國移動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
【紫荊專訪】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 共譜創科新篇——訪香港特區政府創科及工業局局長孫東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招待會在京舉行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孫東:香港創科既要緊貼國家,又要“頂天立地”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