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慶賽馬日圓滿舉行 逾34000人歡聚沙田馬場喜迎祖國華誕-紫荊網

香港國慶賽馬日圓滿舉行 逾34000人歡聚沙田馬場喜迎祖國華誕

日期:2025-10-01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香港賽馬會於10月1日在香港沙田馬場舉行了“國慶賽馬日”。活動當天共吸引了逾34000名觀眾入場。尤為矚目的是,超過12000名內地遊客的參與不僅相較於去年“國慶賽馬日”增長了1.5倍,更創下歷來內地遊客單日入場人數的新紀錄。全場觀眾共同見證了這場融合愛國慶典、文娛體驗與世界級賽馬的盛事。

09c4fbaed4a54457a43a58d7f36fb16e
香港賽馬會“國慶賽馬日”於10月1日在香港沙田馬場舉行國慶賽馬日。活動當天共吸引了逾34000名觀眾,其中包括逾12000名內地遊客。

適逢內地十一黃金週,沙田馬場佈滿國慶主題裝飾,洋溢着濃厚的節慶氛圍,場內人潮涌動,氣氛熱烈。“國慶賽馬日”作為香港獨具特色的文旅名片,已成為海內外遊客感受香港多元文化魅力的熱門之選,賽馬旅遊更成為假期消費新亮點。來自廣州的遊客張先生表示:“今天在馬場我既感受到賽馬的激情與這座城市的活力,也體會到香港濃厚的愛國情懷和‘一國兩制’下的繁榮穩定。”

“國慶賽馬日”的開幕典禮在馬匹亮相圈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擔任主禮嘉賓。中國歌舞劇院著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張英席領唱國歌,並獻唱多首經典名曲。世界街舞大賽得獎者之一的成都舞團HOMIES,將川劇變臉與現代街舞巧妙融合,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傳統的視覺盛宴。

2a2b9b3406a9474d9c646d698770aa07
“國慶賽馬日”開幕儀式在沙田馬場馬匹亮相圈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前排左二)、香港賽馬會主席廖長江(前排右二)、副主席黃嘉純(前排左一)、賽馬會一眾董事及行政總裁應家柏(前排右一)一同為開幕儀式主禮。
1256ef3c8bcb4f00a3344f4373e631d3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張英席繼去年後再次亮相“國慶賽馬日”,領唱國歌並獻唱經典歌曲。
6d9e52ef860b4619b93f44a873235d47
成都舞團HOMIES首度在沙田馬場呈獻結合傳統藝術變臉與街舞的全新作品,為觀眾帶來奇幻無比的視覺享受。

開幕典禮結束後,十場激動人心的賽事接連上演。其中,第七場焦點賽事“國慶杯”為1000米國際三級賽,總獎金達420萬港元。最終,由華人練馬師葉楚航訓練、巴度策騎的“舉步生風”勝出。

0dcf241399284ff69b4b5d4f0daae184
由練馬師葉楚航訓練的“舉步生風”,在巴度胯下勇奪總獎金高達四百二十萬港元的三級賽“國慶杯”(1000米讓賽),為該匹馬出道以來最重要的勝利。

賽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李曙光為勝出馬匹團隊頒發獎盃。

“國慶杯”於1999年設立。從2016/2017年度賽馬季起,“國慶杯”獲升格爲國際三級賽。賽事獎盃是一座手工製作的中國銀碗。

75a5ab12473a427a86e66e763df1f4ff
“國慶杯”頒獎儀式大合照。

ec951050063244d6a6fb229dbfddcb8a

8c43090d255144c9aafb68cb313471e0

bd85fc5393de460494497f3e5424f22b

4f4fbf1127a244418e5d430832008c05

“國慶杯”頒獎儀式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將“國慶杯”的獎盃及銀碗頒發予勝出馬匹的馬主吳鴻有及馬主代表。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李曙光將銀碗頒發予勝出練馬師葉楚航及騎師巴度。

為與市民及遊客共慶國慶,沙田馬場公眾席當日免費開放。場內除緊張刺激的賽事外,還設有多個主題打卡點及互動體驗區。近期投入使用的新設施“連薈”和“天馬驛”內人流如織,為市民及遊客,尤其是年輕入場者帶來了沉浸式數字化賽馬及娛樂體驗,極大提升了賽事吸引力。

d41b9318448143f49e480ffdf07abb6d
入場人士可免費進入沙田馬場公眾席,共賀國慶。

e71d669170674249b68ab514046190d1

9a8ada40231246a9883ab9ab8fe80b10
入場人士齊聚“國慶賽馬日”,共賀國慶,並一同參與世界級賽馬、體育及娛樂盛事。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周默 監製:張晶晶
再次“停擺”,美國這是怎麼了?
西夏陵申遺成功後首展亮相首都博物館
今年入境澳門旅客已達3000萬人次
【紫荊論壇】郭正林:深港抗日之紅色通道、歷史記憶及時代價值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