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擔教育興國責任 銘記歷史愛國愛港-紫荊網

勇擔教育興國責任 銘記歷史愛國愛港

日期:2025-10-02 來源:文匯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陳穎韶於9月26日率領第十七屆香港教育界國慶訪京暨專業交流團,展開意義非凡的六天旅程。此次交流團由約130名教育界人士組成,涵蓋大專院校、專業團體代表、中小學及幼稚園校長、副校長和教師,共赴北京、南京實地參訪,並與內地教育同仁深度交流。作為隨團成員,筆者有幸親身體驗此次行程,不僅深入學習了國家教育發展與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更在凝聚共識、珍視和平與歷史的過程中收穫豐富。

銘記歷史 自強不息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交流團特別安排了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盧溝橋等紀念地實地參觀。沉重的歷史場景,引發團員心靈的震撼和深切的反思。中華民族戰勝侵略者、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的征程告訴我們:歷史要被銘記、精神要被傳承,和平與發展正當時,教育之路任重道遠。「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只有從歷史中汲取教訓,才能懂得和平的可貴,才能更加激勵我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鬥。

P2025092600674_photo_1313134

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臧運祜教授的專題講座中,交流團成員深入學習近百年中日關係的歷史變遷,從甲午戰爭到日本侵華戰爭,再到兩國關係的反思與展望。習近平主席關於「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提醒我們歷史不能遺忘,和平須長久守護。專題學習讓香港教育工作者更加明白教育既是知識的傳授,也是塑造正確歷史觀、價值觀,肩負着培養責任與擔當的使命。

P2025092600674_photo_1313135

訪京行程中,交流團成員還參觀了南京全國高校信息通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紫金山實驗室、無人機試驗場,以及京東集團和經濟開發區的自動駕駛試驗區,全面了解國家在高端技術和創新教育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的校園實地體驗互動,讓教育界專業人士深刻體會內地大學在教學科研上的蓬勃氣象。交流團還訪問了南京外國語學校、北京市第十三中學以及幼稚園,成員們不僅觀摩先進的教育教學模式,還參加了文藝匯演和互動活動。此行促進了兩地教育模式、理念和資源的共享,有助推動香港教育更好融合國家發展大局,助力培養未來的人才。

港澳教育 新時代新擔當

交流團成員在人民大會堂與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清華等領導座談,深受鼓舞。彭副委員長提出「守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擔負新時代教育使命」的殷切期望,為港澳教育工作者鼓勵加油。他特別肯定了港澳在祖國建設中的貢獻,強調兩地教育應緊密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弘揚民族精神,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訪問行程充分體現中央對港澳教育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深切期許。交流團成員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學習為契機,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傳承和發揚抗戰精神,堅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為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貢獻智慧和力量。

教育是國家的未來,和平是發展的基石。在這重要時刻,香港教育代表團的活動緊扣國家歷史與現代發展主題,既深刻緬懷民族先烈,汲取寶貴經驗;同時拓寬視野,感受科技與教育創新的脈搏。交流團成員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深刻體會國家尊嚴與自豪,也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重溫偉大抗戰精神,堅定教育報國的信念。

P2025092600674_photo_1313141

未來,相信港澳教育界必定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肩負新時代的使命,為國家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努力,積極融入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與內地教育同仁同心同行,共繪祖國教育發展的同心圓。

(筆者為教聯會理事林淑操。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來源:文匯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黃沛臻 校對:但紅玲 監製:廖國良
臨時撥款法案在參院再度受阻 美政府“停擺”將繼續
“北香港”建設提速 第三條連接內地鐵路啟動
全國鐵路連續4天日發送旅客超1800萬人次
哈馬斯回應美國“20點計劃” 特朗普:立即停止轟炸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