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兒童因免疫功能發育不完善,容易被病菌侵襲,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腸胃炎等疾病進入高發期,家長和托育機構需做好科學防護。”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小兒內一科副主任醫師李志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李志介紹,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表現爲發熱、咽痛及手足臀部出現皰疹,輕症患兒一週左右可自愈,但出現驚厥、意識障礙等症狀時需立即就醫。腸胃炎則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導致,典型症狀包括腹瀉、嘔吐等,嚴重時可能引發脫水。
李志建議,預防這些疾病需從多方面入手:培養兒童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定期消毒玩具和餐具;注意飲食衞生,避免生食,隔夜食物需充分加熱;接種EV71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手足口病風險。對於托育機構,應加強晨檢、午檢,做好環境消毒和健康宣教工作。
李志特別提醒,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生病的症狀,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並嚴格居家隔離,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托育機構應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做好相關宣教工作,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為兒童營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