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計算學院院長汪建平教授於 2 月 24 日至 3 月 9 日,參與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並在其中一個探討如何以創新科技應對糧食安全挑戰為主題的工作坊上,分享其團隊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為亞太經合組織研發平台的經驗。
汪教授及其城大團隊探討如何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改良亞太經合組織的亞太糧食安全資訊平台(Asia-Pacific Information Platform,APIP)。該平台自 2012 年起,在網上發佈有關糧食安全的重要資訊。
此外,團隊亦探討人工智能科技如何推動私營企業成為亞太經合組織糧食安全政策夥伴關係(Policy Partnership on Food Security)的一員。該合作模式於 2011 年推出,旨在解決因糧食價格上漲及價格波動周期而衍生的糧食安全問題。
城大團隊期望,他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試行平台將有效提升亞太糧食安全資訊平台的現行系統。汪教授說:「我們以最先進的技術研發的 APIP Copilot 平台,將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為亞太經合組織提供支援。」
此平台能提供智能商貿配對、技術知識探勘、出入口政策指引以及亞太經合組織各經濟體的貿易法規分析等功能,充份發揮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轉化潛力,改善交易流程、提升糧食安全,以及促進國際合作。
在工作坊上,汪教授與其團隊展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框架,分享他們在改進平台技術時所運用的專業知識,以及推動私營界別參與糧食安全政策夥伴關係等項目的工作。

汪教授說:「展望未來,我們將致力提升私營界別持份者的參與,從而擴大平台的觸及範圍。當中首要的工作包括確保數據安全以及推廣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此外,她表示 APIP Copilot 平台將透過擴大參與者網絡及擴闊數據來源,轉化為全方位資訊樞紐。
團隊的下一個目標,是將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有關海產出入口的主要資訊上載至平台。汪教授相信其團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系統具有一定潛力,將為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分享糧食安全資訊的方式帶來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