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歐班列(深圳)迎來開行五周年。隨着一聲汽笛響起,滿載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等貨物的中歐班列(深圳)從深圳平湖南國家物流樞紐駛出,前往俄羅斯。
近年來,中歐班列(深圳)的運輸規模、線路、時效保障等通道能力持續增強,現已開通27條常態化運行線路,覆蓋德國杜伊斯堡、捷克布拉格、意大利米蘭、俄羅斯莫斯科等47個國家及地區,成為大灣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互惠的重要載體。
“我們最初選擇的空運和海運。後來了解到深圳中歐班列開通後,我們就立即選擇嘗試鐵路運輸。”深圳開立生物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售後總監李曉曦說道,“中歐班列解決了海外運輸的時效性以及成本方面的問題。通過海運到歐洲可能需要30-40天左右的時間,但中歐班列可以控制在20天左右,節約了一半的時間。”
作為奔跑在亞歐大陸上聯通“陸上絲綢之路”的“鋼鐵駝隊”,開行5年來,中歐班列(深圳)經歷了從無到有、織線成網的過程,在構建對外開放國際物流通道上不斷拓展和擴容,不僅為中外企業帶來商機,也為“灣區製造”更好走出國門提供重要運力支撐。
“五年來,我們着力支持班列拓線增量,先後開通跨境電商專列、精品快速班列等定製班列,為電子產品、電商貨物等高價值品類提供高時效性、高穩定性的出口通道。同時積極推進中歐班列鐵路快通、艙單歸併、回程路費扣減等優惠政策落實落地,在此基礎上疊加‘鐵公聯運’‘跨境電商班列’等便利化通關措施。”筍崗海關查檢一科副科長林俊喜介紹道。
為支持中歐班列(深圳)高質量發展,深圳海關開設綠色通道,開展全時段預約查驗,實現班列貨櫃即到、即查、即放。同時,打造精品快速班列,應用“鐵路快速通關”模式和“預約通關”等便利措施釋放政策紅利。
據統計,五年來,中歐班列(深圳)累計開行859列,發運貨物57.5萬噸,貨值達211.6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