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協同,提高暑期託管服務質量-紫荊網

家校社協同,提高暑期託管服務質量

日期:2025-08-19 來源:光明網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近年來,多地暑期託管服務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各地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導、學校主導、社區主導、企事業單位主導、託管機構主導、社會組織主導等多種模式。託管服務內容不斷豐富,從早期的基礎看護和作業輔導,逐漸拓展至素質教育領域的文體活動、科學教育、社會實踐、傳統文化與紅色教育等豐富立體的內容體系。多地政府更是通過政策引導、財政資金撥款、納入民生工程等,切實保障暑期託管服務高質量開展。

暑期託管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從實際作用上看,暑期託管服務提供了安全看護、作業輔導、素質拓展等多樣化的課程和活動,可以有效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需求,降低暑期學生家庭對校外培訓的依賴,減輕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和家長精力負擔。

暑期託管服務的高質量供給,離不開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的構建。

從主體上看,各地在開展暑期託管服務過程中,一方面充分發揮學校作用,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少年宮等校外教育場所和資源,同時還用好所在社區力量,相互協同積極開展活動,拓展了實踐育人空間和陣地,探索了“課上課下協同、校內校外一體”的假期育人機制。

從師資上看,各地在暑期託管服務開展過程中,一方面動員校內教師積極參與託管服務,一方面廣泛吸納退休教師、大學生志願者、社區工作者、企事業單位人員、科技館博物館工作人員等社會力量,通過多方參與的教聯體模式,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家校社協同育人合力。

從內容上看,各地的暑期託管服務通過提供科技體驗、手工製作、藝術薰陶、體育鍛煉、愛國主義教育等多樣化課程和活動,積極構建“五育”並舉的綜合培養體系,促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加強協同,全面提升暑期託管服務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各地在開展暑期託管服務中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

第一,覆蓋面有待擴大。現有暑期託管服務所能容納的學生規模與實際的暑期託管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缺口。第二,發展不平衡問題較為突出。城鄉之間、不同區域之間提供的暑期託管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在課程內容、服務場地、設施設備、師資水平和經費投入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不少地方暑期託管服務存在課程質量不高、師資力量薄弱、家長滿意度較低等問題,還有一些農村地區尚未開展暑期託管服務。第三,部分公立學校教師工作負擔加重。許多地方暑期託管服務主要依靠公立學校教師承擔,參加暑期託管服務教師需要放棄部分假期,從而延長了工作時間。第四,社會力量協同度有待加強。大量優質的社會教育資源,如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少年宮等公共文化場館的師資和設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企事業單位的實踐基地和研學資源開放度不足,存在“教育系統內資源緊張、教育系統外資源閒置”的現象。

為全面提升暑期託管服務質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強化政策頂層設計,建立暑期託管服務督導評估機制,將暑期託管服務的安全標準、課程體系、經費投入、師資來源、場地支持、學生和家長的滿意度等納入教育督導評估體系,推動暑期託管服務高質量發展。

建立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堅持暑期託管服務的公益屬性和民生導向,為有需求的學生和家長提供普惠性教育服務。

出臺暑期託管服務實施指南,指導各地開展並規範暑期託管服務。加大對暑期託管服務的科學研究,通過研究成果為政策制定和實施提供指導。

完善教師超時工作補償與輪休機制,對於參與暑期託管服務的教師,應落實合理的超時補貼或績效獎勵,體現勞動回報,同時推行“服務積分制”,允許教師將參與託管服務的時間兌換為彈性休假,確保勞逸結合。

以學校為核心,聯合社區、企事業單位、科技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青少年宮以及社會託管機構,組成區域託管服務教聯體,統一調配師資、場地和課程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協同育人。

來源:光明網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孫藝寧 校對:劉雨晨 監製:張晶晶
入境處:杜絕各行各業非法勞工
陳嘉信:理解事件令社會引發關注及安全疑慮 代表物流署致歉
習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
【紫荊直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