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永遠在那兒,和他們一起在無人區築起豐碑-紫荊網

他永遠在那兒,和他們一起在無人區築起豐碑

日期:2025-08-19 來源:新華社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隨着油門轟鳴,我們告別了最後一塊寫着“請自覺登記”的警示牌,手機信號已被毫不留情地拋在腦後,路旁的電線杆也愈發稀疏,鋪裝路面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如搓衣板般的土路。

一股莫名的緊張涌上心頭,對講機裡卻不合時宜地“沙沙”作響,裏面傳來領頭野保員平靜的聲音:“各位,我們已經進入無人區了。”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景象。

嚴格來說,這裏應該被稱為“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野生動物的樂園”、核心區絕大部分沒有人類活動……這些都只是它停留在我們印象中的標籤。當雙腳真正踏上這片土地,胸腔灌入一口略顯稀薄的空氣,所有預設的想象都被剝去。

車隊行駛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

這片藏北高原,是高原荒漠生態系統的代表地區,有着星羅棋佈的湖泊,空曠無邊的草場以及皚皚的雪山和冰川。在這片一直延伸到天際的巨毯之上,我們的車隊不過是幾粒被風推着的沙子,在縱橫交錯的褶皺上掙扎着挪動。

為了拍下野保員的日常工作以及藏羚羊大遷徙的宏大場面,我們一行跟隨巡護車,向着保護區核心區進發。路面逐漸從“蜿蜒崎嶇的溪流”變成“波濤洶涌的大海”,越野車內好像一個迪斯科舞池,每一件東西都像被賦予了生命一般蹦蹦跳跳,伴隨着我們這些乘客的驚呼,連同引擎的轟鳴一起,揉碎在無邊荒原的呼嘯風聲中。

動圖1
車輛行駛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顛簸道路上。

負責駕駛的野保員小哥則是波瀾不驚,我們的東倒西歪牽動着他的嘴角,讓他好幾次忍不住笑出聲來。這樣的路對他們來說,只是再熟悉不過的日常罷了。

然而,熟悉這個詞,在無人區裡並不完全適用。之前走過的路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變得危險重重,在沒有可用地圖和清晰路徑、並且不會有任何外界救援的情況下,我們每一次踩油門都如履薄冰。而這,僅僅只是野保員工作中危險的冰山一角。

野保員正在使用望遠鏡察看遠處情況。

從車窗望出去,面前的那座山似乎永遠無法到達,無盡的顛簸模糊了時間的概念。不知過了多久,我們停在了一座平房邊,恍惚中下車,眼前的景象卻讓我瞬間清醒。野保員們一字排開,正在深深鞠躬,而他們面向的是一塊碑——“烈士羅布玉杰之墓”。

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的“烈士羅布玉杰之墓”石碑。

羅布玉杰,原西藏自治區尼瑪縣森林公安派出所一級警司。2002年6月1日,羅布玉杰在帶領森林公安巡邏小分隊巡邏時,發現了一個盜獵藏羚羊的犯罪團伙,組織抓捕時,羅布玉杰不幸頭部中彈,壯烈犧牲,年僅40歲。

20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為了攫取利益,盜獵分子瘋狂獵殺藏羚羊。在種群最黑暗的時候,一批又一批的保護者站了出來,他們用青春、熱血和生命,義無反顧地擋在了藏羚羊和盜獵分子的子彈之間。

野保員格桑倫珠向記者展示他手機中珍藏的羅布玉杰的照片。新華社記者費茂華攝

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裏,野生動物管護隊一直是這些“高原精靈”的“守護神”,他們不避艱險、餐風飲露、立冰臥雪,才成就了這片土地上最偉大的奇蹟。

來源:新華社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郭孟琦 校對:劉雨晨 監製:張晶晶
入境處:杜絕各行各業非法勞工
陳嘉信:理解事件令社會引發關注及安全疑慮 代表物流署致歉
習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
【紫荊直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