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粵港澳大灣區百千萬音樂季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GBAMS音樂獎系列活動於2025年8月15—17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圓滿舉辦。眾多音樂家、教育家和一線音樂教師代表齊聚,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和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雲南、海南、廣西、四川、湖南、江西等地區近1000名選手積極參與全國總匯展、頒獎盛典、藝術家講座、音樂會等系列活動,一批“未來之星”在匯展活動中綻放個人風采、在舞台上展示音樂才華,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音樂盛宴。

据了解,百千萬音樂季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開展為期3天的活動。舉辦包括鋼琴、聲樂、民樂、西洋樂器和流行音樂等多個類別共10場全國總匯展和頒獎音樂盛典、戶外音樂打卡快閃、藝術顧問見面交流會、音樂家大師課、室內音樂會、教育發展大會等一系列精彩活動。

“摘星之夜”頒獎音樂盛典上,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粵港澳大灣區音樂教育發展協會等主辦方代表,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選手致辭。中共廣東省委港澳辦、深圳市龍崗區委統戰部、廣東省人才市場的嘉賓為獲獎選手進行頒獎。繁星音樂會上,青年音樂家衣丞、薛穎佳、何樞聰、張越、周旎、李彪、劉瀟雅帶來了《辛德勒的名單》、《肖邦幻想即興曲》等經典曲目,來自廣東、香港、安徽、江蘇等地優秀選手代表與藝術顧問同台演出,現場觀衆掌聲雷動,將音樂會氛圍推向高潮。







17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音樂教育發展大會上,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創院院長葉小鋼通過視頻的方式與大灣區優秀音樂教師進行現場連線互動。粵港澳大灣區音樂教育發展協會創會主席張文濠,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副院長金平,星海音樂學院教授、附中副校長張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教授付妮、劉嵩虎、石倚潔、薛穎佳等與會嘉賓和現場600多名一線音樂教師進行面對面交流,併爲本屆音樂季優秀指導教師、優秀教育機構、優秀組織機構頒發榮譽證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GBAMS音樂獎特邀藝術顧問

據音樂季執行秘書長陶穎介紹,2025粵港澳大灣區百千萬音樂季自啓動以來歷時4個月,從近萬名城市專場選手中選拔出了近1000名音樂愛好者齊聚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參與全國總匯展。35位來自全國各地和大灣區高等音樂學府的音樂家、業界專家擔任總匯展評委,評選出金、銀、銅等不同獎項的優秀選手。
據悉,粵港澳大灣區百千萬音樂季是為深入貫徹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推動文化藝術協同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在中共廣東省委港澳辦、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的指導和支持下積極打造的首個以“百千萬”為主題命名的極具標誌性意義的音樂活動。
2025是廣東省百千萬工程實施的首階段豐收之年,組委會廣泛組織大灣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千人動員大會,並聯動首批來自大灣區的38位一線音樂教育工作者參與公益音樂進課堂系列活動,向惠州龍門縣、梅州大浦縣、汕尾海豐縣等鄉鎮中小學捐贈了一批音樂器材和學習用品,身體力行地用音樂豐富了鄉村孩子們的精神生活。本屆音樂季“摘星之夜”舞台上,惠州龍門縣舊梁小學葫蘆絲樂團也通過視頻形式驚豔亮相。

未來音樂季將持續遵循省委、省政府擘畫的藍圖,緊密圍繞工程目標方向,廣泛團結美育教育領域的優秀工作者,凝聚專業力量與社會共識,共同為欠發達地區青少年構建系統化、可持續的音樂教育支持體系,切實以美育賦能鄉村文化振興,助力更多青少年跨越資源壁壘、點亮藝術夢想,為夯實廣東全域高質量發展根基貢獻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