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13個月,吸引277萬人次中外觀眾,收入達7.6億元——8月17日午夜,上海博物館“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落幕。
博物館裏的古埃及眾神巡遊、歌劇《阿依達》唱段和埃及舞表演,拖着拉桿箱從全國各地趕來打卡的男女老少,滬上潮酷文藝年輕人對博物館熙熙攘攘的“夜奔”,從意大利抱着寵物貓“飛到上海”膜拜博物館奇“喵”夜的外國粉絲……共同定格了一場中國文博、文旅行業魔幻絢麗、突破邊界的“爆發”。
這個被貼上“神奇”“超級”“一切皆有可能”標籤的文博大展,一舉創下了全球博物館單個收費特展參觀人數、總營收和傳播總量的世界紀錄。與此同時,統計顯示,上海埃及展帶動城市綜合消費超350億元,更重要的是,拉動城市消費比例高達1:48,遠遠超過1:6的國際慣例。

“金字塔之巔”一展驚世界:它已不僅僅是重磅文化事件、城市文旅廣告,更蘊含着未來可期的中國“經濟密碼”:這一場超級大展的超級運作,既在全球博物館領域留下濃墨重彩的驚豔記錄,也如同一面神奇斑斕的“魔鏡”,映射出當下中國文旅消費的巨大潛力。
全球首發、中國獨家!上博勇毅打造超級文化IP
8月17日中午,“金字塔之巔”大展距離閉幕只有12個小時。從全國各地趕來“和法老告別”的觀眾不顧高溫炙烤,在上海博物館南門排起長龍,幾乎完美複製了13個月前展覽揭幕首日盛況空前的場景。
從廣州匆匆而來的劉先生,在上博門口的美內普塔法老立像前激動自拍。“很幸運搶到了一張珍貴門票,還來得及在法老‘回國’之前打卡!”

展廳裡,21歲的上海電影學院畢業生於佳琦身穿金色長裙、頭戴俏皮貓耳,臉上還畫着星星和月亮圖案的古埃及彩繪,和古埃及文物依依不捨。“我的工作是扮演成古埃及貓神巴斯泰特給觀眾講解展品。我永遠不會忘記,好多小朋友在展廳裡看着我驚喜大叫‘哇,我遇見了貓神!’……”
無論從哪一個維度衡量,上海古埃及文明大展都堪稱一場跨界破圈的“龍捲風”。一年多來,大展儼然手握“點石成金”的“法老魔杖”,成為上海乃至全國博物館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一個超級文博大展,究竟是如何獲得了這般“鈔能力”?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直言:“我們不止在辦一個展覽,而是在打造一個超級IP。”
文化IP是指具有獨特性、創造性和價值的文化元素。超級文化IP如何打造?其核心要素就是獨特性和稀缺性。
作為上博“對話世界”文物藝術系列展覽的第四展,“金字塔之巔”由上海博物館和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攜手舉辦,是有史以來全球規模最大、亞洲等級最高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國官方博物館首次與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發現的世界頂級文物展覽。
來自埃及的788件文物與中國古代文物在上海博物館展廳中碰撞“文明密碼”:從尼羅河畔到黃浦江邊,眾多珍貴文物跨越8354公里抵達上海。埃及旅遊和文物部最高文物委員會祕書長伊斯梅爾表示,此次展覽是“近20年來埃及在世界範圍內舉辦的最大規模出境展之一”,展覽文物級別很高、非常珍貴。

“對於打造一個超級IP而言,至關重要的是——上博古埃及大展是全球首發、獨一無二。”褚曉波說,埃及展生動映照了上海作為全球中心城市的文化影響力。
得到這份“全球獨家”談何容易?時光回溯到2023年9月,上博與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接洽談判經歷種種波折困難,埃及方面起初開出了“600萬美元”外加“參與文創分成”的天價。為獲得儘可能重磅且稀缺的展品,上博不遺餘力,和埃及有關方面展開長達數月的“博弈”,最終以500萬美元借展費為條件,達成了中埃之間的雙贏合作。
借展費疊加運輸、布展等成本,使上博籌辦古埃及文明大展的總投入高達8000萬元。如此驚人的投入,如同一把高懸於博物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用8000萬元成本去辦一個前景未明的大展……成本如此高昂,萬一觀眾人數不理想,該如何面對?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家博物館冒過這樣的風險。”褚曉波感嘆。
但作為國際文化大都市上海的“文化尖兵”,上博就是要敢為天下先、勝向險中求,率先探索文化、文博領域引領性、標誌性的制度創新。上海博物館所有員工扛着巨大壓力,嘗試各種辦法,努力打通了舉辦超級大展在政策、資金、資源、人員等方面的種種“堵點”。
古埃及文物之於全球文博產業,恰似迪士尼樂園之於世界主題樂園——就在上博舉辦轟轟烈烈的古埃及文明大展之際,文物等級更高的“拉美西斯大帝與黃金法老展”也在歐美巡展,但無論收入、觀眾人次還是展覽影響力都遠不及上海埃及展,其主要原因正是博物館的策劃和運營能力欠缺。
打造超級文化IP,無疑需要強大的價值觀內核。“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首次打破西方學術界對埃及學研究的強勢壟斷,不僅由中方獨立策展,更以中國視角“凝視”古埃及文明,探尋和呈現兩大古老文明的“和而不同、美美與共”,並大規模展出了近年來中埃聯合考古最新鮮、最重要的合作成果——薩卡拉出土文物,可謂“一展驚天下”。
“上海博物館埃及展架起了兩大古老文明之間的橋樑,更反映了我們共同的價值觀:對歷史的尊重、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人類創造力的共祝!”8月17日舉辦的埃及展閉幕新聞發佈會上,代表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而來的亞歷山大博物館策展人漢格·賽義德深情致謝。
腦洞大開創意無限:“法老魔杖”點燃文旅消費激情
埃及展最後一週,上海博物館推出全球博物館從未嘗試過的一週168小時不閉館、連續開放“嘉年華”活動。與展廳裡摩肩擦踵的觀眾流相呼應,上博文創商店裏更是水泄不通,人們搶購各種古埃及主題爆款文創。
統計數字印證了上博埃及展點燃的消費激情。當8月17日午夜12點的鐘聲響起,大展謝幕,這一展覽的文創收入最終定格在4.4億元!——又一箇中國文創領域的“奇蹟”紀錄。
甚至在8月13日開幕的上海書展上,埃及展也成為熱門關鍵詞。書展開幕前三天,全景式記錄古埃及文明大展從策劃、談判、借展、布展、運營等臺前幕後全過程的圖書《金字塔在中國:古埃及文明大展煉成記》領跑暢銷書榜。
一個展覽如何點燃人們心中“買買買”的火焰?“瘋狂的文創”如何誕生,靠的是情緒價值、創意還是性價比?
“文化升級、情緒價值、獨特創意、性價比缺一不可。”上海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專項指揮部執行指揮一語點破激活消費的“核心秘訣”。
需求,是被創造和激發出來的。以埃及展文創為例,上海博物館爲了迎接此次文創開發的“終極之戰”,破釜沉舟拆掉了營業近30年的傳統文創商店,將它改造成展覽的“第四展廳”。談判前期,上博文創團隊遍訪埃及的博物館和旅遊景區,最後發現埃及的博物館文創還處於設計加工極為粗糙的原生態階段。上博於是決定——不搞“引進借鑑”,全部“自主開發”。
伴隨埃及展推進,上博總共開發了1200多款文創,其中既有以圖坦卡蒙為原型的爆款“圖圖”,也有源自法老真實愛情故事的“‘太陽因你而升起’情書限定周邊”……這些文創消化吸收了古埃及文明“神秘、高貴”的氣質,又用高明的設計轉化為“可愛萌寵、解壓治癒、有趣有範”的文創商品,不僅吸引年輕人,連從埃及而來的博物館人員都忍不住大買特買。

不僅文創。埃及展開幕以來,猶如一部懸念迭起的“大片”,不斷“放大招”,持續吸引互聯網頂級流量。
傳播方式的創新,也吸引年輕消費者青睞埃及展。上海博物館雖以收藏古代文物著稱,卻也擅長“衝浪”互聯網,成為各大社交網絡上人氣居高不下的頭部“潮”館。

從上架之後熱賣逾4億元的1200餘種爆款文創,到黃浦江上華麗遊弋的“上博號”古埃及文明主題遊艇;從全球獨創的“博物館奇‘喵’夜”,到推出世界首個飛越全球的“空中博物館”——“上博號”彩繪大飛機……一個展覽的影響力和流量,經過“海陸空”全景式立體催化,已悄然嬗變成折射中國當下文旅消費熱度、實力和潛力的超級大展。
博物館熱,是當下時代的文化消費井噴縮影。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上“博物館”的搜索熱度持續增長。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居民出遊人次32.85億,同比增長20.6%;國內居民出遊花費3.15萬億元,同比增長15.2%——熱度、消費雙提升,文旅消費正成為當下中國經濟閃耀的“亮點”。
一切皆有可能!中國人最擅長創造奇蹟
一個展覽,如何實現讓不同文明碰撞,也讓經濟要素流動、消費井噴?
上海博物館在13個月期限的展覽中全程腦洞大開,用足了上海的先行先試政策,創意十足地“對接”了上海作為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中國入境遊“第一站”等“身份”,首次把一個文博大展的邊界擴展到了海陸空維度。
在籌劃“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之時,上海博物館管理團隊已經非常明確:不僅要打造吸引全球觀眾的超級文化IP,還要全力打造以古埃及文明大展為核心的“一站式文旅體驗新場景”,持續放大“超級文博展”的溢出帶動效益。
上海的風情,一半在外灘夜色。夜色中的黃浦江,向世界展開“一眼入魂”的當代都市山水畫卷。上海博物館與活力四射的民營企業悅星文旅合作,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裏就打造出了一艘金光閃耀的“從尼羅河到黃浦江”古埃及主題航班遊艇。這家公司組建了創意團隊,每天20小時投入研發,吃遍上海中東餐廳拿出了“舌尖上的埃及”菜單,僅用7天時間就編排出埃及經典東方歌舞秀。
人們可以手持法老權杖登上游艇,在黃金座椅上拍照打卡,還可以體驗古埃及風情面部彩繪,換上神祕妝容暢飲中東美酒,欣賞歌舞……造訪上海的埃及嘉賓無不目瞪口呆,感嘆“上海這座城市擁有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神奇魔法”。
今年5月7日,一架宛如身披“青綠山水”的飛機從上海首飛成都。這家編號為“B-7349”的航班,被雙方跨界攜手打造成世界首個飛越全球的“空中博物館”,並命名為“上博號”,從登機牌、機艙軟裝到飲品、伴手禮都洋溢着滿滿的博物館元素。
打造一站式文旅體驗新場景,是上海在以更高水平推動文旅融合過程中的重要探索。人們常說:為一個展奔赴一座城。超級大展背後,其實是這座城在傾其所有託舉這個展。

毫無動物元素的上海博物館,為何能舉辦10場轟動全球的博物館奇“喵”夜,吸引世界各地的愛寵人士抱着“貓主子”雲集上海?這是因為:在最短時間裏,上海這座城市為上博無償提供了——擁有大量優質行業資源的亞寵展、擁有大量資深寵物訓練師的“吳起工作室”、為200只觀展貓咪辦“寵物險”的眾安保險、深夜派出寵物救護車“霸氣護航”的申普寵物醫院、為貓咪定製“座駕”的宜德士,甚至派出專業誘捕師的益彩飛揚基金會……試問哪一座城市,可以如這般在短短十多天裡,完成一場全球獨一無二的精彩探險?
395天、277萬人次中外觀眾、7.6億元收入、逾300億網絡傳播量、帶動城市綜合消費350億元——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奇蹟閃耀”的背後,承託有力的是上海獨特的區位優勢、海納百川的文化魅力、創新者的基因和改革先行者的使命感,以及一流的全球資源配置和調度能力。
業界指出,上博古埃及大展,是在上海這塊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試驗田”裡才能種出的“超級水稻”。今年1月,上海宣布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萬億元,躋身全球經濟體量前五大城市。這座全球中心城市的經濟發展、科技實力、文化魅力、消費能力正在全面衝上世界頂尖水平。
所有的壓力、汗水和奮鬥,最終化為閃耀的“奇蹟”。“金字塔之巔”大展落幕之際,全球眾多文博機構發來賀辭,帶着人文交流的邀請紛至沓來;埃及文物界大佬哈瓦斯主動上門點贊:“中國人最擅長創造奇蹟,太厲害了!我想我們還有更好的合作可以達成,上博就是我們的首選。”
“博物館正站在時代的風口上,它需要遠見、勇氣和創意。博物館在文旅產業鏈上不僅是參與者,更是引領者、弄潮兒。”褚曉波說,伴隨埃及展落幕,中埃聯合開展的孟菲斯地區塞赫買特神廟考古與發掘項目正式啓動,一支中國考古“尖兵”今年10月將飛赴埃及。同時,上博“對話世界”系列的下一個展覽,已經完成談判,將於2026年華麗亮相,“下一個超級大展已經在路上”。